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共饮长江水,同享长江美
发表时间:2024-09-03 来源:2024年第9期《党建》杂志

梅耀林 阎 欣 宋阳煜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世界水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6300余千米的浩瀚江水宛如一条巨龙横贯华夏大地,自青藏高原的巍峨之巅蜿蜒而下,穿越千山万壑,向着东方毅然前行。她滋养了两岸鲜活生灵,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长江沿线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考察调研,前往百姓家中共话长江,乘坐江上轮渡擘画长江,登上大坝、高山谋划长江。从长江大保护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再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每一步都彰显了总书记对于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与深远布局。

  

绿色织底色 勾勒美丽中国工笔画

  长江大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他曾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四次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不断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长江沿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流域全线的“长江保卫战”如火如荼地展开,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位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无数生命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江源时强调,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第一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从零开始构建了一整套保护体系,实现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使三江源头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原真性、完整性保护,重现千湖美景。

  如今,三江源恢复了昔日的生机与活力,广袤的草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湿地如珍珠般点缀其间,藏羚羊自由奔跑,雪豹也悄然现身……三江源的生态保护,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是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从源头顺流而下,沿着金沙江流域,云南的壮丽山河映入眼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在“长江第一湾”,绵延数百里的柳林,如同一条绿色飘带,蜿蜒在云南的群山之间。在云南,种树护江、绿化山川,并非个例。放眼云岭大地,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恢复……以金沙江为画布,以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为画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彩云之南”生动铺展。

  江苏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也是“长江大保护”的“最后一棒”。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通,对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做法给予了肯定,点赞五山发生“沧桑巨变”。“山畔嬉江水、江上揽五山”,漫步在五山滨江地区的江堤步道上,一侧是烟波浩渺、江豚逐浪,一侧是青山环绕、古迹棋布,目之所及,皆是美景。

  三江源涌出的江水,由西向东奔流入海,刻画出华夏的脉络,也浸润着两岸的土地。在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指导下,沿岸人民与江水共舞,以工笔画的细致与定力描绘出美丽中国新画卷。

  

水脉生文脉 谱写现代文明大文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长江不仅是一条流淌的河流,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他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重庆,巴山蜀水之地,因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兴。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滔滔江水滋养了光耀夺目的巴渝文明,拉开了以“巫山人”为坐标点的巴渝文化大幕。多年来,重庆持续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巴渝文化、长江文明内涵。千卷话长江。汇集了长江流域全线重要文库、文丛、文献的长江文明书馆于2023年在重庆开馆。截至2023年9月,书馆已收集相关书籍2200余册、古籍和文献20余种,这些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珍贵文献,将成为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诉说者。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江下游江南水乡文化的典型代表。古街沿着运河蜿蜒而建,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古桥、石板路、粉墙黛瓦等历史遗迹,昆曲、刺绣、缂丝等非遗文化在这里相映成趣,串联起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为了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苏州以“小单元、渐进式、微更新”模式,开展古街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古建老宅活化利用,保留盘活传统手工艺作坊、古戏台、茶馆和特色小吃店,营造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岁月流转,江河不息。平江路风华依旧,而今更在活化保护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滔滔长江水,延续了千年文脉,增进了文化认同。沿岸人民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在传承与发展中诉说生生不息的长江文化,以字斟句酌的审慎与写意谱写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育民更富民 下好共同富裕一盘棋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兴盛,养育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稻作、丝织、制茶、制陶、烧瓷、铸铜、冶铁、制盐、筑城、治水等在此勃兴。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长江沿线人民正共享着改革发展成果。

  江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牵挂。

  赣州市于都县潭头村坐落于有着“长征第一渡”之称的于都河河畔。这座有名的红军村,受制于地理区位偏远、自然灾害多发等因素,并没有在城镇化过程中改变贫困的现状,当地有句谚语:“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禾桶一上楼,无米下锅头。”不过,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潭头村村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村民旺。潭头村利用本地特有的富硒土地发展富硒产业,加上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造就了全村富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的独特景观,宛如连绵不断的长江急浪,焕发着蓬勃生机。遵循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嘱托,潭头村守护绿色资源本底、打好黄色富硒品牌、塑造红色文旅场所。如今,这个深山中的贫困村改头换面,已经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西省文明村镇。

  位于长江中游的长沙,肩负着中部崛起的重任。近年来,长沙抓住文旅产业爆火的机遇乘势而上,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城市”,实现了“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成了长沙奔赴朝阳产业的磅礴动力。挖掘资源本底,打造红色文化打卡胜地,让橘子洲、岳麓山焕发新的活力;构建传播矩阵,创新夜间消费模式,让文和友、茶颜悦色等一众本土“新国潮”IP纷纷出圈;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六大青春工程”等吸引年轻人创业的服务措施,让长沙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无论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三湘大地,还是“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赣鄱大地,长江两岸人民正以谋定后动、落子无悔的态度下好共同富裕这盘大棋局。

  

创新促复兴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的四川宜宾,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在昔日“酒都”“竹都”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首个“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名片。2023年,宜宾港与上海港、南京港、重庆港签署合作协议,开通“川—渝—沪”外贸集装箱班轮快线,万里黄金水道把宜宾港与长江沿岸港口、全世界港口连接在了一起。

  一江连通东西,港口联动江海。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港,承担着支撑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重任。为了进一步整合腹地资源,上海港在长三角地区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的整体运作模式,大大降低了货物的运输时间和企业的运输成本;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能,上海港深入拓展长江经济带纵深经济腹地,与长江流域港口间采用“江海联运”“离港确认”等运行模式,确保各环节顺畅衔接、进出口货物畅行江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长江流域上的港口群不断创新运行模式,互联互通、高效运转,不仅直接拉动了进出口贸易的稳步增长、畅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更有效助力了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中国方案,唱响了新时代长江之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共绘长江新篇章。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江两岸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青海三江源的千湖美景到江苏南通的青山绿水,从重庆的深厚文化底蕴到苏州平江的古韵今风,长江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富民之河、复兴之河。沿岸人民在共享长江“生态美”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传承长江“文化美”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改善长江沿岸“民生美”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追求长江“复兴美”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长江,这条古老而又重新焕发青春的母亲河,正承载着中华儿女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逐浪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江苏城乡统筹规划研究基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研究分院)

  (责任编辑:赵明月)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