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四川大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凝聚青春奋进力量
发表时间:2024-09-03 来源:2024年第9期《党建》杂志

赵 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四川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牢牢聚焦理论武装、实践育人、文化浸润,着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影响广泛到引领有力的全面提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奏响青春强音。

 

  聚焦理论武装,把稳前进航向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四川大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青年特点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构建常态化学习、精准化宣讲、分众化引领的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思想之光点亮青春之路、筑牢信仰之基。

  常态化学习入脑入心。组织班团支部、江姐班、“青马工程”弘毅班等定期开展主题团日、学习研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等活动,丰富常态化学习载体。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贴近青年特点的文献资料、经典案例、图文视频等学习材料。建立专题研讨、书目阅读、实践体验、文化活动等学思研深度融合、一体化的学习体系,组织学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增强常态化学习的互动性、有趣性和沉浸式体验,提升常态化学习实效。

  精准化宣讲共鸣共情。学校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团干部、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要求,紧贴青年特点,不断加强理论宣传,精心培育青年讲师团、“青马工程”弘毅班等多支宣讲队伍力量,打造青年理论宣讲“轻骑兵”,深入校内班级、寝室和校外中小学、社区乡村等开展主题宣讲活动,通过“青言青语”生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让青年讲、青年听成为学习潮流,切实用理论学习浸润学生的“心田”。创新制作“青年+”网络文化产品,实现由内容供应向产品供给转变,打造了“宣贯二十大 青马学员说”微视频、“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党史讲坛等贴近青年特点的宣讲品牌。

  分众化引领走深走实。构建校院两级培养体系,完善“六位一体”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骨干理论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一级带着一级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开讲,院士、教授等名师大家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打造“锦水论坛”等专题辅导品牌,拓展学习深度。

 

  聚焦实践育人,彰显青春风采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思践悟更要融会贯通。四川大学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志愿服务等方式促进实践育人提档升级,融入“大时代”,善用“大课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不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构建全链条社会实践体系。学校通过组建重点团队和实施专项计划,设置“校级重点团队—各单位组队—学生自行组队”三个层次,构建全链条社会实践工作体系,组织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政务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社情,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让思政教育在火热的实践中动起来、活起来。

  建立多元化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多层次工作载体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广大学生志愿者立足校园、家乡等实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深度参与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强化校、院、班志愿服务组织三级联动,实现与60余个社区的“菜单式”志愿服务供给,组织动员学生深入边远乡村、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敬老院等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弘扬志愿精神、增强社会责任。

  打造长效化“青”字号品牌。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品牌项目的引领作用和涵养功能。研究生支教团连续24年扎根大凉山深度贫困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形成了“一教双创三扶”的教育扶贫模式,为基层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打造“五彩石”活动等一批兼具川大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实践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形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聚焦文化浸润,涵养中国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关乎国家兴衰。四川大学注重将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精品课程+品牌活动+红色文化传承”的育人模式,涵养青年学生自信自强的青春风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培育文化精品课程,滋养精神根脉。整合校内外优质文化资源,高质量办好《中华文化》《巴蜀文化》《典籍中国》《四川大学校史文化》等一大批文化素质课、通识教育课及系列慕课,在思想穿透力、文化影响力、艺术感染力上下功夫,让文化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彰显生机活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校本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根脉。

  创建文化品牌活动,提升人文素养。着力构建以“凤凰展翅”文化艺术节、“逐梦青春”学生社团文化节、“陌上花开”国学月和“古韵川大”文化体验活动等为主体的“4+N”文化活动体系,孵化出《跬步江山》《筝音月影》等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广受好评的优秀作品。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举办“经典守护者”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校史演讲比赛等,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善用活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学校深入传承弘扬以校友江竹筠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善用活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校园红色故事,构建校园“班、馆、剧”的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体系,以四川大学江姐班、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以及《江姐颂》《江姐在川大》《待放》等原创文艺作品为载体,广泛开展入学红色体验学习教育“第一课”、“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 争做又红又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多形式全覆盖。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郭慧)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