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组工干部当“五官端正”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作为新时期的“管干部的”组工干部,在管理干部前首先要管好自己,做到“五官端正”。
正眉,做到紫芝眉宇,德行高洁。紫芝眉宇形容人德行高洁。《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记载:“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组工干部是管理干部的干部,如果自己的品行都有问题,如何能选出好的干部呢?“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如果不能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修身是敢担当、有作为的前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作为组工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严以修身,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劲草”,“真金”,让自己成为干部的标杆、榜样。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感染人、影响人。
正眼,做到眼观六路,不偏不倚。“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组工干部如军中之将,管理干部亦如为将统兵。干组织工作如果不能眼观六路,遇事多方观察,全面了解,就有可能选不好干部、管不好干部。有的人善于伪装,人前一个模,人后一个样。这就需要我们组工干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干部的本质,不让“害群之马”混入我们的干部队伍。只有做到眼观六路,综合各方信息,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才能真正选拔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好干部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正耳,做到兼听则明,明辨是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唐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组工干部管理干部切不可偏听偏信。不能只听好的,也不能只听坏的。不能只听领导的同事的,也要听群众的。要广泛收集、广泛调查、广泛听取、综合考量。在考察、选拔干部的过程中,要在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扩大民主,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做好公示公开,增加透明度,畅通监督渠道,强化干部监管,让德才兼备的干部“上”,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进”,让有德无才的干部“下”,让有才无德的干部“出”。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贡献组工干部的力量。
正鼻,做到鼻垩挥斤,嫉恶如仇。鼻垩挥斤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比喻指正错误。正如陆游在《叹老》中的感慨:“平生师友凋零尽,鼻垩挥斤未有人。”自己的老师朋友都已经离世,连给自己指出错误的人都没有了。组工干部在管理干部的时候,要摒弃好人主义,对犯错误、有缺点的干部要敢于批评、关于管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过”,要勇敢地剖析,虚心地接受批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蚁穴”溃了“千里之堤”。
正口,做到心口相应,知行合一。“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坛经·般若品》)心里怎么想的,行动上就怎么做。不能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又是另外一套。“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口相应,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以新思想指导新征程,在新时代有新作为。新时期对组工干部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适应新时代,如何回应新时代都是组工干部需要思考的问题。做到心口相应,知行合一,积极履职尽责,方能做合格的组工干部。
有道是:欲有作为正五官,正人正己理不偏。知行合一堪表率,坦荡无私天地宽。(张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