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校园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校园党建 >

西南大学党委:“三信三力” 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4-12-1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近年来,西南大学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将其作为学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并纳入学校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学工”计划统筹推进,着力“建机制、调结构、提能力、出成果”,打造一支深受学生信赖、信任、信服,具备能力、魅力、活力的“三信三力”辅导员队伍,取得一定成效。三年来,学校获评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获评全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优秀工作案例1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校辅导员专项)1项。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定位把握

面推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站位于“教育强国,思政何为”的战略高度,牢牢把准“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这一基本定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队伍

(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受信任、信赖、信服的知心朋友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视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脚到辅导员队伍建设层面,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行动赢得学生信任、信赖和信服,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一是成为学生信任的知心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俗话说,“人无信则不立”,辅导员如果不能与学生建立彼此的信任,很多工作就会是无源之水。特别是面对当今Z世代大学生,辅导员要学会用真心真情获取信任、公道正派赢得信任、平等交流换取信任。二是成为学生信赖的贴心人。信赖是在信任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依赖,换句话讲,就是希望辅导员想方设法走进学生内心,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这样,学生在面临困难时,他们才会第一时间想到联系辅导员寻求帮助而不是到网络平台吐槽或求助。三是成为学生信服的领路人。要让学生真正信服、敬佩,辅导员就得有真本事、硬本领。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苦练内功、锤炼作风,把工作到学生心坎上、需要上,从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赢得学生全方位的认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育人效果。

(二)以素养为核心:具备能力、魅力、活力的人生导师

辅导员这三个字的关键词在于“导”,也就是要通过思想引导、行为教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这充分体现了辅导员队伍的核心素养。一是具备“导”的引领能力。辅导员距离学生最近,站在思想政治教育战线最前沿。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更全面、更精准的学习支持和生活指导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二是具备“导”的人格魅力。好老师的魅力不仅源于深厚的理论学识,更在于高尚的道德情操。辅导员要积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既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涵养德行的“人师”,始终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护航学生和自身成长发展。三是具备“导”的青春活力。只有教师走进学生,教育才能贴近学生。辅导员要保持青春向上的活力,经常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关注什么、爱好什么,做到谈心谈话“进脑入心”,网络关注“进圈入群”,实地走访“进室入厅”,在潜移默化、青春互动中教育引导学生。

(三)以成长为轴心:成为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行家里手

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是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捷径可言。当前,党和国家围绕“三化”发展,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为辅导员队伍成长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广阔平台。因此,辅导员要聚焦“三化”深耕发力。一是精进专业化的业务技能。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科学,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同时还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用好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这一看家本领,为广大学生提供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产品二是树牢职业化的责任意识。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光荣的职业,承担着铸魂育人的职责使命。辅导员不能把这项工作当作跳板或过渡,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把九大工作职责落细落小落实是矢志专家化的科研创造。辅导员不能仅仅从事学生事务性工作,还应当深耕某一领域开展研究、有所建树,把辛苦转化为成果,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原则遵循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辅导员队伍成长规律,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辩证统一,牢牢把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统一

稳定性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要求,严格辅导员转岗条件和流动程序,辅导员队伍逐步配齐。但同时,如何在保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升队伍的合理流动性,激发队伍内生动能,是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或多或少存在岗位流动相对频繁、院系之间交流相对较少、绩效津贴相对不均等问题,因此,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要把握好相对稳定和合理流动的关系。既要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这份工作,形成丰富的成果积淀,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但同时,也要畅通辅导员的多元发展路径,实现职务职称职级三线晋升。

(二)坚持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促进

辅导员工作常常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容易陷入事务主义泥沼。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相对比较年轻、博士学历占比较低,队伍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高水平理论和实践成果不多。因此,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优化辅导员队伍学历学缘结构,选聘优秀青年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改革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激发辅导员队伍的科研意识,培育良好的科研氛围。同时,要加强辅导员科研团队建设,凝练研究方向,建立有组织的集体科研攻关机制,推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学理化阐释、体系化构建。

(三)坚持管理约束与激励保障相兼顾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按照教育部实施辅导员激励保障提质行动要求,一方面要强化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过程管理,通过采用目标与过程、定性与定量、常规和特殊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完善评价考核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为辅导员队伍提供更精准的激励保障,积极探索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辅导员人才计划,构建更加完善的辅导员队伍荣誉体系,以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为广大辅导员成长赋能。

(四)坚持系统培训与典型选树相结合

培养培训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辅导员队伍已经建立起相对系统的部、省、校三级培训体系,但由于辅导员队伍数量多、流动快,依然存在全员轮训周期较长、实操业务能力培训不到位、典型选树相对缺乏等问题。因此,要坚持系统培训和典型选树相结合,一方面要构建分类分层的培训体系,强化系统性、针对性,着力提升辅导员的政治能力,以及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数字思政等育人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育选树辅导员队伍中的先进典型,选树具有示范引领效应和较大影响力的标杆典型,依托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精品项目等平台,破解辅导员单兵作战的现象,不断彰显辅导员队伍集体作战能力和规模效应。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创新

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西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精神,按照建机制、调结构、提能力、出成果”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支深受学生信赖、信任、信服,具备能力、魅力、活力的“三信三力”辅导员队伍,助力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和时代新人培育。

(一)建机制:构建“高能级”队伍生态

推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前提是要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健全队伍现代治理机制,构建“高能级”的队伍生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规划,成立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校院有效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校领导联系辅导员工作机制,定期举办辅导员创新论坛和座谈会,加强对辅导员的关心关怀。二是强化制度设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新学工建设五年规划制定《西南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西南大学专职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等1+6制度体系,系统化推进辅导员队伍发展。三是改进考核评价。建立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融合发展考核体系,健全“四维考核主体”“三维考核指标”的辅导员考评体系健全二级党组织副书记抓学生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完善管理岗辅导员转岗考评机制,并设置辅导员考核专项经费,不断强化考核结果在职称评审、评先选优中的合理应用。

(二)调结构:优化“专兼跨”队伍配备

把好入口关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西南大学坚持专职、兼职、跨岗相结合,严格招聘标准和程序,创新选聘方式,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选聘质量,不断优化专兼队伍结构。一是创新选聘方式。专职是从优秀毕业研究生中选聘,同时增加博士生辅导员招聘指标,参照专任教师选聘方式进行。兼职是从在校优秀研究生或管理干部选聘。跨岗分两类,一类是新进管理岗教师入职后直接担任2年辅导员;另一类是从专任教师、退出领导岗位的管理干部中选聘。近三年来共选聘专职辅导员68名、跨岗辅导员36名、兼职辅导员237名。二是畅通晋升路径。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级、职称三线晋升的畅通发展通道突出学生工作实绩和思政育人实效,严格按照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标准执行。近三年获评高级职称8人、六级及以上职员9人。三是探索人才计划。下一步,将探索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辅导员人才岗位聘用计划,打造一支高层次辅导员队伍。

(三)提能力:淬炼“专家化”队伍素养

辅导员工作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西南大学对标红岩先锋党组织建设提出的能力实战化要求,大力实施有组织学习科研、新质战斗力提升、浸润式育美健心行动,推动学生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有组织学习科研”行动立足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定位,构建学工讲堂、学思沙龙、学行研修、学研团队四学一体学习机制,三年累计选派辅导员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会、研讨会205人次,网络培训1100余人次。优化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机制,培育建设8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和25个创新研究团队,营造起勤学、善学、乐学的良好氛围。二是实施“新质战斗力提升”行动。将辅导员队伍培训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培训,制定辅导员队伍三年培训规划,建立岗前培训—入职培训—专题培训—骨干研修全流程、进阶式培训体系。开展辅导员能力大比武,以情景模拟、竞技比赛、实战演练等形式,全方位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三是实施“浸润式育美健心”行动。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体强人,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办好辅导员审美涵育沙龙、辅导员运动会、辅导员心理团辅、素质拓展等活动,提高辅导员的身心素质。

(四)出成果:形塑“好老师”队伍形象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标尺。西南大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促进,将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为理论成果、转化为制度设计,推出一批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优秀辅导员,充分展现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和良好形象。一是出理论成果。成立新学工研究创新中心,每年培育建设15个辅导员工作室、10个创新研究团队,举办2期辅导员创新发展论坛,牢牢聚焦“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产出一批理论成果。三年来,学校辅导员依托有组织科研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C刊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资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20余篇,整体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出实践成果。依托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辅导员创新论坛等活动,深化辅导员一师一案品牌,征集百个工作案例。聚焦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推出辅导员工作指南、应知应会、工作案例等实践成果,编写辅导员工作模块化、场景化、流程化应急工作案例,推动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出示范成果。开展最美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十佳辅导员的推选和宣传,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培育建设一批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推动全国和重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西南大学党委)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