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校园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校园党建 >

山东青岛:探索“党建+育人”融合路径 培育时代新人

发表时间:2024-10-24 来源:党建网
杜晓璐 辛佳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聚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以党建引领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建立“党建+育人”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区、校三级创建网络,务实进取深耕育人沃土,通过加强学校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优美环境、活动阵地等六个方面的建设,持续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坚持党建领航,以德育人培根铸魂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各级文明校园将党建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培育党建特色品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弘扬时代新风为导向,在日常创建工作中更加突出思想道德、文明风尚、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打造“每校一品牌、每月一主题、每生一社团”德育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学校文明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注重内涵挖掘。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实施“校长思政育人工程”,开展党史故事“云展播”“百校同声颂党恩”,打造“声音思政课”“影视思政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注重品牌赋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体系相融合,开足开齐德育课程,推动文明校园德育品牌建设。全国文明校园青岛市实验小学深耕“自能公民”德育品牌,研发实施红蓝绿三色德育课程,促进学生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省级文明校园青岛二中创立“时尚思政”教育品牌,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员参与的良性机制,打造的“全境育人”德育品牌在全省推广。 注重活动质效。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道德实践活动,吸引全市千余所学校、百万名学生积极参与,引导青少年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培养品德品格,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党建固本,以文化人启智润心
 
文化启迪智慧,文化沁润心灵。青岛市坚持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着力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文化特色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归纳,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运用多平台多阵地强化文明校园创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精品活动上下功夫,“创”出新特色。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手造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连续9年开展“学国学 诵经典 传美德”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选派“国学小名士”参加全省大赛并荣获小学组总冠军。开展“诚信进校园 美德润心田”青岛市文明校园创建示范活动,营造“诚而有信 养正崇德”的校园文化氛围。市文明办着力优化市、区、校三级宣讲队伍,组建骨干宣讲团开展“百名功臣进校园”等全环境立德树人基层巡讲活动,让青少年产生情感共鸣,涵养道德品格。 在平台融合上做文章,“融”出新活力。设立青岛市中小学生“十大节日”,即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写作节、劳动研学实践节、合唱节、诗词文化节、演讲节、志愿服务节、法治文化节,实现市级引领和区域特色发展相结合,过程性参与和阶段性展示相结合,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打造《教育新观察》《教子有方》《父母学堂》等大型融媒体节目,策划“文明校园创建案例征集”“最美校园竞晒”“全国文明校园风采展”等线上征集展示活动,唱响教育主旋律,传播育人好声音。 在创新载体上求突破,“引”出新经验。在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青岛从优化心理健康环境、提升心理育人能力入手,搭建载体、丰富形式、延伸内涵,聚焦学校家庭反映的突出问题,创新策划编写了《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并免费发放,配套提供线上平台阅读服务。组织编写《青岛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动态》,按季度向全市千余所中小学校、两千余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免费发放,制作电子期刊向家长推送,激活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各级文明校园利用家长见面会、家长大课堂等形式举办针对性培训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圆桌会、校园心理剧展演、心理公益大集等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凝聚育人合力,护航健康成长。
 
坚持党建赋能,以美怡人内外兼修
 
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点燃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营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各级文明校园将创建要求融入党建工作和学校治理全过程,在“软环境”“硬环境”“周边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为师生创造“品与质兼具、内与外兼修”的学习生活环境。 聚力做优“软环境”。青岛市着力改善校园环境,建强活动阵地,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全方位丰富文明校园创建内涵。“正心正行,成己成人”,这是青岛一中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过程中创立的文化品牌。在“正成”文化的指引和熏陶下,全校师生争做正气、正直、正派之人,努力成人、成才、成功,彰显人生价值。全国文明校园青岛五十八中践行“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校训,营造“尽善尽美”的人文氛围,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涵养文明校园生态,厚植文化育人土壤。 聚焦提升“硬环境”。青岛市指导各级文明校园规范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全国文明校园青岛嘉峪关学校坚持将健康素养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家校协同努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获评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青岛二十六中秉承“好的教育在山海之间”的理念,打造现代生态校园,各处景观主题突出,小细节之中彰显大文明,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向美,实现美美与共精彩成长的教育生态。 聚势共创和谐周边环境。强化多部门联动协同,成立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思想文化环境、社会秩序环境、交通安全环境、食品安全环境、医疗卫生环境、商业网点环境等专项治理行动,发挥校园文明“辐射力”,为师生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