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年|且行且思谋新篇
有故事,有温暖,有力量。
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新时代以来,每到年味渐浓之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入到群众当中,问冷暖送祝福、听民声解民忧。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央视网推出系列特稿,与您一起循着总书记新春足迹,感悟深厚的人民情怀。
![](http://www.dangjian.cn/djw/20250208/c7a3ba2cd6da4180a8b6c5d33a061213.jpg)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之始,也是万象更新的时刻。每年春节前夕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一路调研、一路思索,为各地发展部署谋划。
为乡村振兴谋新篇
2021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年味浓郁。
正在这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车间里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琳琅满目的特色小饰品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他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我永远忘不了总书记欣赏苗绣时专注的眼神。”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回忆。
车间里,苗家儿女飞针走线。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龙凤纹、鱼鸟纹、蝴蝶纹……刺绣色彩斑斓、图纹寓意丰富。总书记看得仔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
以世界眼光端详传统苗绣,总书记思虑深远,由传统手工艺品谋划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大计。
![](http://www.dangjian.cn/djw/20250208/a6d080026aa74998a43bc4055f157c1b.jpg)
2021年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文化广场上,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千里之外,四川映秀地处茶马古道要冲,产茶历史悠久。小镇的茶产业既肩负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重任,又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他走进一家制茶坊,拿起一块传统黑茶仔细察看品质,询问制茶工序和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等情况。
“总书记对我们这个项目有一个嘱托,就是精益求精,做成名牌。”当地制茶人一直记着总书记的话。
2017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走进河北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家。
帮徐海成一家算收支账时,总书记从种植马铃薯原种和种植一般商品薯收益的差价中分析致富门路。他问当地干部,马铃薯原种育种这一项有希望做大吗?听到肯定回答后,总书记点点头说:“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
在陕西延安,他询问红枣、苹果销路,了解糜子酒的生产情况,叮嘱当地群众要注重打开市场;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他与村民围坐在一起,详细了解乡村旅游、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等情况,鼓励他们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视频连线四川石椅村群众时,他点赞当地农家乐旅游和农产品,勉励大家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
在总书记的新春足迹和新春问候中,不仅有“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的关怀,更有对乡村振兴大局的思量。
为人与自然谋和谐
“从当前看,老百姓现在吃饱穿暖了,最关心的就是环境。”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他站到高处的观景台上,远眺乌江。
“你们是怎么治理的?”“还用网箱养鱼吗?”总书记问得很细。
曾经一段时间,由于沿岸存在工业企业粗放经营等问题,乌江水污染严重。近年来,贵州掀起治污风暴,乌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当地领导干部,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http://www.dangjian.cn/djw/20250208/df4f5da0047d42bba3772b562da36da9.jpg)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昆明,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2014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他走进一家蒙草抗旱绿化企业,仔细察看一瓶瓶种子、一盆盆鲜草,分析草产业发展情况,为干旱地区生态恢复和环境建设加油鼓劲。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2016年春节前夕,在江西革命老区,总书记乘车沿崎岖山路深入神山村等地,为美丽江西点“绿”成金。
“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2020年春节前夕,在冬日暖阳映照的滇池边,总书记在小路上边行边思,为滇池保护治理和水质改善出谋划策。
…………
瞩望山水间,一个个脚印、一句句叮嘱、一项项要求,蕴含着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指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
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走也要靠自主创新。”
春节前夕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关注当地的产业创新发展。
2025年1月23日,正在辽宁考察的总书记走进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从集控中心到生产线,他边走边问边思考,与大家探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百年本钢,参与见证了新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总书记辩证分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关系,为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点明方向。
![](http://www.dangjian.cn/djw/20250208/46f574f9eb14422e9a001a4b73e04141.jpg)
2025年1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考察。
“总书记一进门,没等介绍就直接问,光机所是什么时候搬过来的。可见,总书记对光机所的背景和情况很了解。”十年前,农历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考察,工作人员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当听到“心血管内窥扫描OCT”可以解决心血管支架滥用及术后再狭窄难题时,总书记仔细询问其中的工作原理。听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将手臂置于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下方,就能清晰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时,总书记又将手伸到仪器底下仔细观察。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总书记嘱托在场科技人员。
走进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总书记叮嘱“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
和“中国天眼”运维团队视频连线,总书记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勉励大家“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分析天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总书记为天津指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的突破口;
…………
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区域,了解重大科研进展,考察研究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打开一个又一个新局面。
问冷暖、听民声、察变化,从推进乡村振兴到推动绿色发展,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循着总书记的新春足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有且行且思的慧眼,更有高屋建瓴的远见。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蔡纯琳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刘禛 李丹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网站编辑: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