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学史明理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学史明理 >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历史贡献

发表时间:2025-02-21 来源:工人日报

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以下简称二次劳大)在广州举行。此次大会在中国工人运动由低潮转向复兴的背景下召开,承载着承上启下、团结工界、推动工运新高潮的重任。大会的突出成果是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自此,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工会汇聚在它的旗帜下,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二次劳大的领导者、推动者、组织者

二次劳大的成功召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首先,中国共产党为二次劳大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二七惨案的沉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合作,促使国内革命形势发生有利变化,中国工人运动出现复兴的势头,并首先在革命势力占优势的广东地区勃兴,这为二次劳大在广州召开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二次劳大的领导者、推动者、组织者。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工人阶级要取得民族革命运动的领导地位,需要有自己的组织。这为二次劳大的召开和全国总工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同时,为应对国民党右派攻击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从谋求工人阶级内部广泛团结的大局出发,放弃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召集二次劳大的计划,改由当时国内最大的四个工会——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汉冶萍总工会、全国铁路总工会、广东工人代表会联合召集。二次劳大召开前夕,中国共产党向大会致贺信,明确指出国民革命的敌人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提出只有工农联合的力量才能给敌人致命打击。中共的贺信奠定了二次劳大的会议基调。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全面贯彻共产党的思想主张,保证了决议能够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有利于工人运动发展。

理论贡献:明确革命对象、领导力量、斗争目标

二次劳大审议通过《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经济斗争的决议案》《工农联合的决议案》等三十多个决议案,对国民革命中工人运动的革命对象、领导力量、目标任务、方针策略等重要议题做了深入探讨,形成一系列契合时代特点,符合工运要求,适应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导中国工人运动的有力武器。

第一,明确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和革命同盟。大会指出,农民是工人天然的同盟者,大会不仅倡导工农联合,还要联合士兵,致力于推动工农兵等被压迫阶级的大联合。大会意识到各国的无产阶级亦受他们本国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因此谋求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大团结,通电加入赤色职工国际,开创中国工人加入国际工人组织与世界工人联合的先河。

第二,提出工人阶级在民族革命中应掌握领导权的思想。大会决议指出“中国工人为自身的解放,必须担任民族革命的急先锋”“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非得工业的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提携着广大的农民群众进行,是不能成功的”。在国共合作背景下,这一思想为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认清自身地位、争取革命领导权提供了正确指导。

第三,制定中国工人运动分两步走的策略。大会提出工人阶级的最终目标和近期目标。最终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取得政权,实现“劳动的完全解放”;近期目标是获得普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等政治权利以及改善经济条件,实现最低限度工资、八小时工作制等。分两步走的策略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基于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属性和使命任务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共二大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思想的贯彻与继承,既为工人阶级擘画了奋斗蓝图,又从实际出发规划了工人运动的现实步骤和着力方向。

组织成果: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领导机构、制定工会总章

二次劳大正式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大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明确规定全国总工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并对其主要职责、组织架构、公约、经费来源等做出具体规定。根据这个总章,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机关,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委员会执行最高机关职权。据此,二次劳大选举产生由林伟民、苏兆征等二十五人组成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总工会内设立党团,邓中夏任书记。林伟民、苏兆征、刘少奇、邓中夏等全总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多为中国早期工运领袖、早期中共党员。他们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既对工人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又为工人运动沿着党的正确路线前进提供了重要保证和坚实基础。

参加二次劳大的工人代表为来自全国一百六十六个工会组织的二百八十一人,决议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表明这些工会自愿接受全总领导。这意味着中国广大工会组织在全总的旗帜下形成新的团结和统一,中国工人阶级的组织化程度达到新高度,开启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纪元,也由此拉开全总百年辉煌的历史大幕。

二次劳大闭幕二十余天后,轰轰烈烈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全国总工会组织下,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先锋和骨干作用,推动形成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谱写出大革命高潮的光辉序章。

作者:范晓婧 王利中,单位分别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

网站编辑:赵明月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