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学史明理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学史明理 >

中央苏区时期党开展政治宣传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5-02-13 来源:江西日报

政治宣传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贯穿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百多年历史。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一边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激烈的军事较量,一边进行着十分有效的宣传思想斗争。这些政治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有的放矢、风格平易近人、效果卓有成效,对今天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谱写革命歌谣。曲调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革命歌谣在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心声的同时,表达了对实现革命目标的强烈诉求。在党的领导下,中央苏区人民群众创作了大量革命歌谣。揭穿国民党蒙蔽民众、揭露其压迫剥削本质,是这些革命歌谣的重要主题之一。仅《中央苏区革命歌谣选集》一书,就收录了革命歌谣536首。《刮(国)民党的写实》《十骂反革命》《国民党四字经》《白色恐怖的龙岩》《恼蒋歌》《土豪放债恶过狼》等都是当时在中央苏区广大民众中广为传唱的揭露国民党反动本质的革命歌谣。革命歌谣还被编制成册印刷发行,有《革命歌曲集》《革命歌曲选集》《儿童唱歌集》等,有的还编入苏区学校教本,如中央苏区列宁小学采用的《革命歌曲》教本。

创制漫画标语。对用漫画标语传播革命理念、影响民众思想意识的有效性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在中央苏区,党领导创制的漫画标语数量众多、主题广泛,而揭露国民党本质、回击国民党攻击是这些漫画标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漫画标语有的刷绘于民房墙体之上,有的刊登于苏区党报党刊之中,有的印刷于传单之上,有的插绘于教科书之中,有的单独印制成册,极大地拓展了苏区民众与之接触的范围,影响广泛。如,1933年10月中央苏区编印出版了《革命画集》,壁画《军阀混战》绘制在于都小溪乡杨屋民宅内墙之上,标语“国民党十大罪状”刷写在崇义县思顺村一民屋老厅堂内壁之上,而漫画《国民党比北洋军阀还要无耻》则刊登在《红星》报上。

编演舞台戏剧。为直接将国民党黑暗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苏区民众面前,苏区大量编排了这一主题戏剧作品,并向民众公开展演。如,苏维埃剧团编演了揭露反革命欺骗群众反水的《上了他们的当》,工农剧社蓝衫团学生排演了《反对白色恐怖》,永新县南阳区苏维埃剧团编演了《打倒王东元》《活捉侯鹏飞》,东河戏班社编演了反映革命斗争的大型东河戏《活捉张辉瓒》。高尔基戏剧学校学生更是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组织演出队六十多支,踏遍中央苏区,广泛接触群众,深受战士、工人和农民喜爱,演出的剧目广获好评。

撰发报刊文章。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干革命既要右手拿枪,也要左手拿传单,既要靠枪杆子,也要靠笔杆子。在形势异常复杂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项英、杨尚昆等中央苏区领导人及中央苏区众多宣传工作者,撰写了许多揭露国民党真实嘴脸的文章,以应对国民党操纵的舆论攻击。1933年7月,毛泽东同志撰写了《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文章痛斥了国民党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降约出卖民族利益的罪行,揭露了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镇压革命群众的暴行,曝光了国民党经济总崩溃给工农民众带来空前浩劫的恶行。1933年8月,毛泽东同志作了《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对国民党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罪行与反人民的本质进行了痛斥。1932年1月,项英同志撰写了《苏区群众和红军大大地向外发展积极地进行革命战争》,文章揭露了国民党的种种丑态,指出“国民党任何欺骗方法,任何派别的欺骗幌子,都被事实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最后揭穿殆尽了”。1933年3月,杨尚昆同志撰写了《拥护中央政府的宣言》,文章在斥责国民党出卖热河与华北的同时,指出国民党“散布着欺骗群众的烟幕弹”。此外,中央苏区的宣传工作者们也纷纷在党报党刊上发表文章,回击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们党的攻击。

发表实地讲演。实地讲演能让识字少或不识字的民众接受,激发听众情感共鸣。在中央苏区,党与苏维埃政府从“制度构建、空间构建、队伍构建”等维度着手,建立起了相应的讲演工作机制,提出了讲演的各项具体要求,并领导组织开展了苏区各地的实地讲演,批驳国民党的政治宣传是各地实地讲演的重点主题之一。这些讲演地点灵活,草坪、广场、地主屋舍、祠堂庙宇,甚至田间地头都可以是讲演场所。1932年9月,多名志愿加入红军的白军士兵,在工农红军学校于瑞金举行的一场运动会上登台进行了讲演,在讲演中他们“痛陈军阀罪状”。1933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工农剧社举行的纪念“八一”节晚会上进行了讲演,在讲演中他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罪恶行径。1933年11月,中央苏区多个群众团体应中央要求组织讲演队,在中央苏区多地举行了公开讲演,揭露国民党军阀的反动罪行与戳穿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是讲演的重要主题。

总之,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运用了灵活多变、因时因地的策略,在形式上讲求多样化,在内容上讲求有的放矢,在言语上讲求百姓喜闻乐见的风格,对赢得民众支持和推动党领导的事业,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对今天的重要启鉴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苏区四大红色报刊意识形态工作比较与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MKS23102)、2024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SWH24035)研究成果】

作者:唐霞 端剑锋,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师范学院)

网站编辑:赵明月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