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陈轸:跨越山海育桃李
发表时间:2025-04-11 来源:宁夏日报

2022年7月的一天,当飞机从福建泉州起飞降落到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陈轸再次踏上这片土地,11年前他在隆德县支教的画面如电影般在脑海闪过。这次,他肩负中组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重任,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中学,开启为期3年的校长之旅。

刚到罗山中学,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只有3栋教学楼和2间宿舍孤零零地矗立着,混凝土搅拌机轰鸣声里裹着方言味的英语晨读,这所连围墙都没有的学校没有让陈轸退缩,反而激起他的斗志。

“我们要像盖房子一样,抓紧把教育这座‘大楼’建起来!”陈轸创新性地提出“台柱子计划”、罗山名师讲堂和视导课“三大工程”。

罗山中学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且没有1名拥有高三教学经历的老师。陈轸充分利用“组团式”帮扶团队和罗山中学原有教师资源,从福建请来5名文科老师,又从吴忠中学请来6名数理化老师,凑齐各个学科的“顶梁柱”。与此同时,让每个帮扶团队成员结对不少于3名青年教师,塞上名师、各级骨干教师也各带若干“徒弟”,为学校树立起一根根“基础柱”。

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陈轸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培训计划。他不仅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还分批次安排教师赴福建泉州等地开展跟岗培训,包括赴帮扶学校长期跟岗、高考模拟命题学习、特色学校专项培训及高三教师封闭式培训等,精准对接教师需求,提升专业能力。每次培训回来,教师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收获。

在“组团式”帮扶团队成员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基础上,罗山中学以陈轸名校长工作室为龙头,结合“组团式”帮扶“邵晏名师工作室”“曾兴福名师工作室”“冯玉东名师工作室”,以“1+3+N”辐射式教师培训模式,培育了一批具有罗山中学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名优教师团队,在罗山中学乃至红寺堡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一名好老师不仅仅能把课堂讲精彩,还要有命题的能力。”陈轸说,紧抓“闽宁协作”和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机遇,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并通过组织“做、研、命、赛”高考试题系列活动,以考试为杠杆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

刘霞是学校12根“台柱子”之一,去年年底,她参加了省会考命题组,还去河北审题见证了印刷的全过程。将会考命题思路带回来,与高考相连接,整合课堂知识点,对教研组整体建设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在刘霞看来,她最大的转变是从只关注业务能力,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到现在更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理念和思想的转变。“冲刺完上一届高考,感觉自己的教学水平像汽车从一挡上升到四挡,这与学校的培养模式密不可分。”刘霞说。

起步、腾挪、跳跃……4月8日,罗山中学的攀岩馆里,学生们顺着10米高的练习线路摸到终点的触摸板。这是宁夏唯一一个校内户外标准化攀岩基地。陈轸利用闽宁协作帮扶资金倾斜到组团帮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平台。

除了培养“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留下可延续的管理理念,陈轸积极争取资金,扩大帮扶项目,完善软硬件建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专业的资源指导、良好的环境设施,让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拧成了一股绳。2024年高考,罗山中学一本上线率提升至10.6%,本科上线率跃升至45.6%,竞赛获奖喜讯频传;骨干教师占比由5%提升到15%,教育之花在罗山脚下绚烂绽放。(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