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华:从小木匠到大国工匠
辽宁日报记者 刘大毅
“22道工序道道入微,手工制作渔船船底船帮严丝合缝。”这是60岁的盘锦远航船厂厂长张兴华的拿手本领。作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精通木匠、捻匠、铁匠等全部制船工序和技艺,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颁发的“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1981年高中毕业后,17岁的张兴华在二界沟当起了木匠。从打家具到盖房子,他一丝不苟,将每道工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断练手实践。经过三年苦练,有技在身的张兴华有了职业生涯的新目标——造船。
二界沟的造船工艺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因为当地渔船多做近海捕捞,近海水域水浅浪大,而相对于铁船,木船在大风大浪里更好操控,由此,木船文化孕育而生。
对于造船,张兴华天赋极高,加之自身不懈钻研,21岁时就可以独当一面,成为造船大工,23岁时可以独立造船。他对相关技艺的改进被收入《国家木质渔船捻缝检验规则》,并成为该标准的起草人。他钻研木船防海蛆技艺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独辟蹊径提升“水密隔舱”技术,增加了船只的整体安全性,并被业界广泛推广。他通过提高紧固螺栓与木材的耐腐性,进一步提升木船的使用年限。
船是渔民海上的家,船的好坏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就要求排船师傅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截至目前,张兴华独立排船800艘,维修木渔船3000艘次。渔民客观评价:“张兴华排的船稳定性好、航速快、耐老化,使着放心,用着舒心。”
张兴华掌握的排船技艺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一艘总长35米、450马力的木船,大概70天就可造完。在成本上,相比铁船,木船可降低20%的造价,维修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与玻璃钢船的报废难题相比,旧船木可作为家具的重要原料,环保性不言而喻。
在张兴华的坚守和传承下,辽船这一辽宁地域文化符号逐渐凸显。他所掌握的技艺具有完整性,他的技艺大多没有书面记载,是渔民数百年来海洋实践的智慧结晶。作为传承人,他从事过木匠、铁匠、捻匠、油漆多个工种,他的排船技艺也夯实了盘锦地区海洋渔猎文明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张兴华多次为渔民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接待船舶专业学生与爱好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辽宁造船业培训技术工人和指导教师,每项荣誉都是实打实的工作。“实践出真知”,“真知”再反过来指导“实践”。多年来,他将从实践中陆续得来的真知与新知,再不断地应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将辽宁木质渔船造船技艺提升到更高档次。
网站编辑:白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