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党建网 > 时代先锋 > 先锋模范 >

维修人员心中的“定海神针”——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树军

发表时间:2024-10-1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提起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树军,工友说的最多的就是“设备坏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别人不敢修的机器,他来修;碰到难题,他就领着大家排查解决”。大到一根轴就十几吨重的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精密到如头发丝千分之一度的工作台,王树军都完成过生产中的紧急抢修。他苦心钻研技术,突破了一个个令外国专家侧目的“中国不可能”,成为维修人员心中的“定海神针”。
 
修设备——摆脱厂商垄断维修局面
 
潍柴集团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老国有企业,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为提升产品品质,潍柴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批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很多精密部件是生产厂家的核心技术,维修手段与措施对设备使用企业严格保密,既不提供相关资料,也不做任何有关的培训。
 
2009年,一台千分之一度的加工中心数控转台锁紧出现严重漏油现象。厂家的中国服务工程师处理不了,但是返回国外厂家修理来回至少需要3个月,并且潍柴要承担巨额维修费用。当时正值高产期,耽误一天损失巨大。“等不及了,不能让别人‘卡脖子’,我们自己上!”王树军站了出来,他提出了拆解工作台自己维修的建议。厂里同意了,但很多人抱着疑问,“运回国外才能修好的,你能弄明白怎么回事吗”,还有人说,“花钱修就花钱修呗,又不是花你王树军的钱”。但王树军不认这个理,“没有一点精气神,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闯,那什么也干不成。”
 
没有任何可借鉴参考的技术资料,王树军小心翼翼,开始着手维修。转台下安装有像圆光栅、复合轴承等精密传动零件,并且排列着多级调整垫片,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王树军顶着巨大的压力,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根据转台外露零件的位置先绘制了理论上行得通的传动示意图,初步制定拆检思路。真正动手修理更是艰难的挑战——“光拆就拆了三天,期间想过放弃,尤其是面对一个可以转动的零件,长时间研究也不知道怎么拆卸时,那种莫名的焦躁,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关键时刻,王树军沉下心来,冷静分析,能用人工拆卸的零件,就不用吊装用具,这样即使步骤错误,也不会造成较大损失。对拆下来的零件仔细做好标识,拆一点就用相机拍一点,分析该部件与相关零件的关系,可以及时修正拆检思路。通过夜以继日的探索,王树军成功拆解和修复了这台设备,撑过了高产期,并且详细记录了它的构造和运行原理。当他们根据设备编码向德国厂家购买备件时,对方非常吃惊。
 
这次维修,开创了数控转台摆脱厂商垄断维修的局面;这次尝试,也改变了王树军的维修理念:我们修的不仅是设备,重要的是摆脱了对“洋设备”的维修依赖。中国工人有能力、有智慧站在装备制造的世界最高峰。
 
改设备——打破对“洋设备”的盲目崇拜
 
伴随着潍柴集团的发展壮大,加工设备的维修养护管理也由“坏了才修”的事后维修模式转为“治未病”的预防性维修模式。王树军想方设法研究各种设备并制定出完善的预防性措施,让设备在正常生产时少坏甚至是不坏。经过努力,潍柴一号工厂加工车间的设备可动率已达到99%以上,总装车间则几乎达到100%。
 
随着服役时间不断增加,某加工中心光栅尺故障频发。光栅尺是数控机床最精密的部件,相当于人的神经,一旦损坏只能更换,采购备件不仅花费巨额费用,还严重影响生产节奏。
 
经过排查,使用步骤上没有问题,王树军诞生了一个大胆又自信的想法,“我怀疑这批设备有设计缺陷,导致了光栅尺损坏”。这个质疑惊呆众人:这是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怎么可能会有设计缺陷?
 
王树军给出了让大家信服的理由,并得到厂里支持,拆开了一台机器。到底有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他钻在狭小的设备空间里不停摸索尝试,缜密思考查找原因。一周时间,王树军找到了该批加工中心设计缺陷,并绕过原有设计,重新设计光栅尺气路方案,解决了设计缺陷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打破了大家对“洋设备”的盲目崇拜。
 
在高端设备维修领域,王树军一路“过关斩将”,勇于挑战进口设备行业难题,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经他改造的设备,效率远远大于出厂设定,让外国专家惊叹:“你们怎么做到的?”
 
多年从事设备维修工作的王树军,练就了“望闻问切故障诊断”的绝技,其背后是从不停止的学习和奋斗。王树军家里保存着一张大纸,它几乎可以绕小小的书房转上半周。纸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数控机床的代码,这是王树军刚接触数控机床时,为了熟悉机床构造,方便记忆和维修操作,从十几本学习资料里总结出来的精华。
 
“维修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职业。”王树军不断总结积累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热爱并吸纳一切与装备制造有关的新鲜事物。就拿绘图来说,从一开始的手绘图纸,到CAD设计,再到三维制图,王树军都逐渐掌握,运用得心应手,只为更好维修设备。他说:“在这个装备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得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造设备——创新不止于维修
 
大功率低能耗柴油发动机的下线速度不断被刷新;加工中心的生产效率是原设计能力的3.5倍,是国外同行的4倍。作为潍柴高端发动机重要生产制造基地,一号工厂里的“传奇速度”,来自于王树军和团队对世界一流数控加工中心的一次次改造升级。
 
潍柴集团2012年开始推行装备自动化改造,一号工厂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试点单位,王树军作为负责人,接下了第一个项目“汽缸盖手铰自动化”。完成这个项目,需要自行设计制造装备。“与维修设备手里有个实实在在的东西相比,设计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创造,也是一个质的跨越。”王树军说。
 
从修设备、改设备到造设备,对王树军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但他誓要把这台小设备做出来,给自动化改造开个好头。他带领团队,在生产线蹲点,边学习边实践:牵涉的每一个尺寸,都在现场一尺子一尺子量;设计出的每一个零件,一遍遍推敲核实;编制的每一个动作,一次次试验落实可行性。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设计、制作、组装、调试,用2个月时间完成项目并通过工艺验证投产。
 
“每次走到这台设备跟前,我都特别自豪。这也成为一个起点,打通了创新的门路。”2013年,潍柴专门成立了以王树军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王树军和团队成员不断到一号工厂各条产线上看,边看边琢磨:这个流程能不能用自动化代替人工?这道工序里的机器人如何更好地利用起来?根据生产需求,王树军带领团队先后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3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62亿元,为中国内燃机赶超世界提供了大国工匠智慧。
 
一次,进行一个机器人视觉项目设计时,怎么做都不成功,团队中有人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王树军不认输。“那天下班很晚了,我看到王师傅还在,走过去一看,他在学习视觉类的编程书籍。”团队成员甘洋洋说,“师傅都在学习,我们怎能放弃。”大家鼓起勇气重整上路,最终取得成功。
 
“经过一次次实践,最大的收获就是越来越自信。”王树军把这份自信传递给工友们,“装备不能一直依靠国外来解决,技术也不可能长期被别人垄断。只要钻研,都能有攻克的一天。”
 
“一名合格一线维修工人,不单单要维修好设备,更要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当一名好工匠。”年轻的团队成员被王树军“打不败”的精神感染,坚定了自主创新的信心,加速了成长。
 
王树军不但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创新,还极为重视人才培养,在技术传承上一直倾囊相授。
 
“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工匠精神照亮年轻人的未来,照亮中国制造的未来。”王树军建立了技术成果交流推广机制,每月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他带的徒弟,3人获得技师资格证书,13人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个个都是技术能手。同时,他在多个职业院校当兼职讲师和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
 
经过三十年的一线奋斗,王树军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还光荣地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他认为,他的工作不仅在生产一线,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让更多的年轻潍柴人以诚实劳动为荣,以争当工匠能手为荣。”( 本报记者 李肖璨 )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