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一村一主题 文旅促振兴
本报伊宁讯(通讯员伊组轩)暮春时节,走进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不少村民正忙着提前准备旅游旺季需要售卖的薰衣草周边。“以前守着薰衣草田只会种地,现在跟着支部学经营,旅游旺季3个月能挣过去一年的钱!”村民马民笑着说。这样的场景,正是伊犁州以组织引领激活文旅村镇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些年来,随着全州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伊犁逐渐形成以新源县那拉提镇、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巩留县库尔德宁镇、霍城县四宫村等特色街区(村镇)为核心的旅游民宿聚集村镇。为带领特色文旅村镇走上发展快车道,伊犁州不断强化组织牵引,探索出一条支部定调子、党员闯路子、服务强里子的路径,促进村镇文旅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坚持“一村一主题”差异化发展路径,村党支部立足“小瑞士”风光、薰衣草种植、哈萨克刺绣等资源禀赋,联合行业协会、党员经营户等力量,编制主题发展规划,牵头推出“风光+非遗工坊”“民宿+香草研学”等融合业态,破解经营业态散而不聚、各自为战等问题。
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旅游富民新模式,通过宣传引导一批、政策奖补一批、入股分红一批、培训提升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引导农牧民党员率先利用庭院发展民宿、农家乐、露营点等乡村旅游业态。每季度开展“诚信经营户”“党员示范户”评选,对获评的农户优先纳入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和宣传推广资源,营造发展乡村的良好氛围。
盘活村级“石榴籽服务站”存量空间,打造集文化体验、旅游服务、应急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游客驿站”,配备专职村“两委”干部驻点服务。在旅游旺季组织镇村干部、驻村队员等多支力量,开展政策讲解、游客服务、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集中服务游客8000余人次,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网站编辑: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