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大庄乡:金鱼池变“聚宝盆”
在云南省开远市大庄乡,青瓦白墙的庭院中,一方方养殖盆整齐排列,色彩斑斓的金鱼在水中游弋,农户们忙着投喂、换水。
曾几何时,这里还一度是一个贫困的“空心村”。大庄乡的蜕变,始于一场关于“方寸之地”的振兴实践。这里山好水好生态好,却因土地资源有限、产业基础薄弱,农户增收渠道狭窄。经过广泛调研,乡党委敏锐捕捉到金鱼产业与庭院经济的结合点。“我们调研发现,庭院养殖既能盘活闲置资源,又能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是乡里发展产业的优选。”大庄乡党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党组织成为破题的关键。乡党委构建“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三级联动机制,各村党总支深入摸排农户需求,组织“庭院恳谈会”,通过党员带头养殖、技术观摩等方式,消除群众顾虑,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党员蒋菊仙率先改造自家庭院养起了金鱼,2024增收7万余元,成为活生生的“示范教材”。“党员先蹚路,群众才敢跟。”
聚焦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乡政府联合养殖场推出“3+1”帮扶模式:1名养殖场技术员+1名村干部+1名党员养殖户,结对指导1名新农户。乡政府免费提供养殖盆等设备,养殖场免费提供鱼苗鱼食,按市场价保底回收成鱼,农户只需专注养殖环节。“相当于把车间搬到农户家,我们负责‘两头’,农户管好‘中间’。”兰草树金鱼养殖场负责人海泽介绍,养殖场还为每户定制水质监测、病害防治方案,确保金鱼品质统一。
为进一步打开市场,大庄乡实行品牌化运营,依托“大庄金鱼”地域品牌,打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销售渠道,销路稳定且供不应求。“今年我们依托村集体提供的产品展示中心和直播基地,开展抖音直播卖货,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打响大庄品牌。”海泽说。
夕阳西下,大庄乡的庭院里泛起粼粼波光。“方寸之地”的小金鱼,正游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本报通讯员 漆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