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东:激活思政课 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第一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由田东县右江革命纪念馆宣讲员主讲,借助多媒体的丰富形式,生动且细致地回溯了百色起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宣讲员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讲起,阐述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革命先辈们寻求解放的坚定决心。同学们被这些精彩的讲述深深吸引,一个个听得全神贯注,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
近年来,田东县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育形式,将革命文化融入课堂,拓展实践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并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多种举措激活思政课堂,取得了显著成效。
红色资源融入进课堂,厚植爱国情怀。田东县中小学依托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县烈士陵园、上法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将红色历史和文化融入思政课堂。通过现场教学和情景模拟,学生们亲身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辛与伟大,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了爱国情怀和对党的认识。
实践教育拓视野,增强思政实效。田东县教育系统还注重将思政课堂延伸到课外,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师生参观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红军亭、红军会师广场、百谷红军村陈列室等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缅怀先烈;国庆节时,大家在红色研学基地,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辈们的奋斗故事。此外,还开展革命歌曲合唱比赛、朗诵清廉诗词、清廉书画展等活动。
文化氛围润校园,环境育人无声。各中小学以革命文化、清廉文化为主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田东县第十小学(又名为红军小学)建设开放式书吧,摆放各类党史书籍,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校园广播站定期播放革命歌曲、故事;清廉广场上,矗立着廉洁文化雕塑,展示着廉洁事迹。浓厚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
家校社协同联动,凝聚育人合力。田东县教育系统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政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还与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该县上法初级中学、县第四幼儿园等学校邀请社区里的老党员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革命故事。
成效显著展风采,未来创新再出发。通过一系列举措,红色资源成功激活了中小学思政课,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明显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得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全面发展。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得到丰富,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
(供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