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遗址:三千六百年古都的今昔风华
陈关超 张莹莹 魏静瑶
在河南郑州繁华的“城市一环”内,一段7公里长的夯土城墙静卧于现代都市之中。这段看似普通的黄土墙,是3600年前商汤“亳都”的见证,守护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如今,这里已成为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更演绎着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
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清晨的阳光洒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城垣上,几位老人正沿着城墙慢跑,孩子们在绿地上嬉戏。“每天都有市民来这里晨练、散步,周末更是热闹。大家习惯了与这段古老城墙为伴,仿佛它本就是城市的一部分。”一位市民说。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地上城墙遗址、地下考古遗址、绿地空间及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组成,以商代都城遗址保护展示为核心,集文化体验、教育休闲于一体。
沿着公园漫步,高大的夯土城墙首先映入眼帘。这些城墙历经3000多年风雨,依然巍然矗立。城墙周边,按照“疏林草地、显宫露城”的设计理念,打造了占地600余亩的考古遗址公园带。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古老的城垣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在玄鸟广场,浓郁的商都文化元素扑面而来。广场上,以玄鸟为主题的雕塑栩栩如生,不远处的青铜模范广场,展示着各种青铜模范。还有那汉白玉文化墙,雕刻着与商都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符号。
带着孩子参观的市民王先生说:“每次来这儿,孩子都特别兴奋,尤其是看到那些青铜模范雕塑,他会追着问古人是怎么铸造青铜器的。”王先生笑着说,“这里不仅是公园,更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
公园的一角,被誉为“城市文化会客厅”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是核心亮点。走进博物院,“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让人仿佛穿越到3000多年前的商都。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当年的繁华。第一展厅的大型复原沙盘尤为震撼,它结合数字投影技术,将郑州商城遗址生动地还原出来。一名来自北京的大学生感叹:“站在沙盘前,仿佛听到了3000年前的市井喧嚣。”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沙盘能够根据最新的考古成果进行动态更新,让观众能领略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偶然开启的历史之门
郑州商城被发现的故事,要从70多年前说起。1950年的秋天,郑州南学街小学教师韩维周像往常一样在城东南的二里岗散步。路过一处建筑工地时,几块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吸引了他的目光。韩维周凭借着对历史的热爱和敏锐的直觉,意识到这些陶片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立刻向省文化部门汇报。
这看似偶然的发现,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到3000多年的历史大门。以安金槐先生为首的考古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大规模调查和发掘工作。作为商王朝的开国之都,郑州商城遗址的出现填补了殷墟文化之前的商文化空白,成为早期文明探源的重要载体和支撑。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逐渐展露真容:内城城垣周长近7000米,外城城墙虽未完全摸清,已知长度也有约5000米。
这座古城的发现,在学术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郭沫若考察后写下“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的诗句;安金槐先生提出郑州商城是“仲丁迁于隞”的隞都;邹衡教授则认为它是商汤所建的亳都。直到1974年,大型青铜器窖藏坑出土的杜岭方鼎,让郑州商城作为商汤亳都的身份逐渐明晰。郑州商城遗址也凭借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先后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成为郑州跻身“中国八大古都”的关键证据。
“我小时候常在城墙边玩,那时只知道是‘老土墙’,没想到竟是国宝!”82岁的市民赵大爷感慨。
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在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创新是关键词。”据郑州市文物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负责人宋文佳介绍,从保护理念到展示方式,从合作模式到城市规划融合,郑州都在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0世纪90年代,打造郑州商城遗址公园的设想开始萌芽。2000年,《郑州商代遗址保护管理规定》的颁布,开启商城遗址主动保护的新时期。此后,郑州市文物行政部门深入调研、精心策划,明确提出遗址公园形态上不追求单一遗址公园的面积和围合形态,采用“见缝插针、相对集中;以点带面、串珠成线”的保护展示方针。2022年,“城中园,园中城”遗址公园格局全面形成。历时多年的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由点至面,立体式系统化展示了商代早期都城文明。
在建设理念上,公园突出“遗址”定位,以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为核心保护和展示对象,采用还原文物本体真实性、具有历史沧桑感的绿色开放空间作为主要展示方法,将遗址、城市以及人文融为一体,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做到了遗址有尊严、环境有风光、民众有归属、公园有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遗址保护中来,郑州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园的建设与运营,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学项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与文化企业合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商主题系列舞台剧《汤颂》《桑林祈雨》等沉浸式演绎剧目,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学术机构合作培育“商都讲坛”“商都沙龙”“商都故事会”等一系列深受欢迎的文化惠民品牌,充分释放文化遗产魅力。
人们从根植于商文明的文化沃土中汲取滋养,让城市源源不断地焕发自信与力量。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商都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以来,吸引了数百万名游客和本地市民观赏、游玩。还有大批来自东南亚、欧洲、大洋洲的游客专程赶来,感受早商“亳都”的独特文化氛围,推动郑州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同时,郑州注重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展示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在遗址公园周边,进行区域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曾经的棚户区、老旧街区逐渐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区域。古老的遗址之上生长出风景宜人、文脉绵长的公园,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塑造了城市新地标。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3600年的岁月深处走来,带着古老的记忆,融入现代生活。在这座最古老也最年轻、最深沉也最活力的“商城之心”,人们与历史更好地相遇,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网站编辑: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