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文化大观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文化大观 >
金蛇贺新岁 博物绽华彩
发表时间:2025-02-05 来源:中国旅游报

金蛇贺岁,万象更新,“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市民游客纷纷走进博物馆,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快出来呀,小宝藏!”“哇,我找到啦!”2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院奇遇记:AR新春寻宝”活动在安徽博物院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一手拽着家长,一手拿着手机,对着文物或特定区域扫描。瞬间,神奇特效和趣味横生的谜题在屏幕上绽放,古老的文物仿佛“活”了过来,讲述着千年前的故事。“我们在馆内精心设置了几个AR点位,游客只要找到6个点位,就能获赠一枚超酷的AR冰箱贴。”安徽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活动的游客比预想的还要多,很多游客通过这个活动对馆内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让我们觉得意义非凡。”合肥游客宋雪说:“AR新春寻宝活动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让孩子们在探寻千年文化的过程中,领略文物蕴含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新春的欢乐聚会,更是一场文化的奇妙之旅。”据了解,春节假期,安徽省博物馆系统围绕“迎金蛇贺新岁,享博物共华彩”主题,联合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130多个展览和370余项近2000场社教活动,陪伴全省市民游客开心过大年。

主题灯展、文艺演出、创意集市……春节假期,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被热闹喜庆的氛围笼罩。记者在现场看到,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人潮涌动,游客们满怀期待,有序排队入场。夜幕降临,武侯祠的文物区、西区和锦里瞬间被数十组精美的主题灯组点亮,生动讲述着三国故事。来自北京的王先生说,武侯祠大庙会比想象中的更精彩、更热闹、更有特色,有趣的互动环节仿佛带人走进三国世界。“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氛围,还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到历史文化知识。”除了在灯展中沉浸式感受三国文化,川剧变脸、杂技表演、民族舞蹈等节目每日轮番上演。舞台下,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武侯祠创意集市,游客赵文城认真挑选着三国主题纪念品。“这些文创产品把三国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得很好,也能让更多人了解三国文化。”

春节假期,宁夏博物馆组织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获奖选手,对“六盘曙光——宁夏南部史前考古成果展”“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宁夏博物馆藏明清书画作品展”等进行现场讲解,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陪女儿来宁夏博物馆了。今年孩子要中考,这个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大部分时间在博物馆和图书馆度过,孩子增长知识,大人也乐在其中。”银川市民赵女士说。

2月2日上午,苏州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小剧场内,昆曲传统老戏《天官赐福》热闹上演。“喜神州又春回”“雨顺风调万民好”……福禄寿喜众“神”登台共唱吉祥话“赐福”,应景的唱词引得台下掌声雷动。除了戏曲演出,春节假期,该馆还策划了“来百戏一起过个非遗年”系列主题活动,遴选出拓印、皮影戏、剪纸、篆刻、昆曲、书法、古琴等非遗项目,自正月初一至初七,每日下午精彩呈现,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春节假期,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推出以“新元瑞彩·吉韵传承”为主题的新春非遗体验大集,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年俗盛宴。“新春非遗体验大集期间,我们精心设计了室内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打卡元素,让大家一走入伪满皇宫博物院,就置身于新春的氛围中。”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集还设置了糖画、朝鲜族美食、油茶、绒花、面塑、剪纸、草编、刺绣、书法等多元文化特色展区,汇聚了多位非遗传承人与民间高手,为大家展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这个假期,我们延长了开放时间,推出了精彩展览、文化市集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介绍,馆内的乙巳蛇年生肖主题文化展讲述了“蛇”的前世今生。“灵蛇献瑞·文化市集”活动现场,新春丹青中国画、民俗编织、满族布艺、非遗掐纸、古韵合香等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琳琅满目,让广大观众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假日期间,一年一度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览之生肖文化展如约而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了115件(套)与“蛇”或春节传统习俗相关的馆藏文物,灰陶操蛇镇墓俑、蛇形带钩等文物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同时,织绣、剪纸、年画、玉器等展品,讲述了“人首蛇身”“有蛇食象”“西湖借伞”等故事,为喜庆祥和的蛇年春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展品平时难得一见,带孩子来看既能长知识,又能感受年味儿。”来自河北的游客陈明说。

(采访组成员:朱文文 白骅 王涛邰子君 刘玉萍 周凤文 陈潜 统稿:李凤)

网站编辑:赵明月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