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说“腊”
苏嘉靖
我国民间向来重视时令,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无不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与哲学理念。以农历月份为例,一月也叫正月、瑞月,二月又叫如月、杏月,三月为嘉月、桃月,四月是余月、槐月,五月为午月、榴月,六月是暑月、荷月,七月乃霜月、巧月,八月为壮月、桂月,九月是玄月、菊月,十月叫阳月、良月,十一月乃冬月、子月,十二月则又称腊月、涂月。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腊月这个承载着浓厚年味儿的月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腊月的到来奏响了春节的序曲,这个月因准备过年而格外红火热闹,也充满了各种习俗和讲究。俗话说,正为年之始,腊为岁将终。正月即“建正”之月,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标志春季开始;那么,腊月又何以为“腊”,有着哪些历史故事与传统习俗呢?
假道伐虢,虞将不腊
“腊”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解释,最常见的一种便是腊祭。我国历史上,腊祭传统由来已久,春秋时期即有记载,其时间一般在年终岁尾。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即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在这一天要祭祀百神。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道:“腊,本祭名,因呼腊月、腊日耳。”
《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了晋侯假道伐虢的故事。公元前655年,晋侯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闻之,向虞公进谏,陈述虢国与虞国唇亡齿寒的道理,极力劝阻给晋国借路。奈何虞公不听劝诫,还是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见劝谏不纳,最终带着全族离开了虞国,并痛心无奈地感慨:“虞不腊矣!”在他看来,虞公此番一意孤行,注定不可能再举行年终的腊祭了。古代国君举行腊祭,不仅是礼制的表达,也是政权的象征,腊祭于国于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德有所依,各有所腊
不同时期对于腊祭的叫法不尽相同,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汉曰腊”,且具体时间也有差异。关于这一点,曹魏学者高堂隆总结了历朝颁定腊日所遵循的原则:“王者各以其行之盛祖,以其终腊。”这里的“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在五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为秦始皇采纳。根据五行终始,各个王朝或相克而出,或相延而生,其安身立命之“德”各不相同,所以每年举行腊祭的时间也不同。以水德为例,按照“祖其盛,腊其终”的原则,水“始生于申,盛于子,终于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辰腊”。也就是说,五行之水,因在申日始生,当子日鼎盛,于辰日终尾,故而奉行水德的君主,应当在辰日这天举行腊祭。以此类推,火行之君,以戌日腊;木行之君,以未日腊;金行之君,以丑日腊;土行之君,以辰日腊。
东汉光武帝刘秀认为自己承袭了西汉的火德,故以“火行之君”自居,以戌日为腊,所以才会有许慎所说的“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而高堂隆所在的三国时期,因魏文帝曹丕采纳“五行相生”理论,认为汉之后当以魏为正统,因汉为火德,而火又生土,故定魏为土德,并以“土行之君”的名义把腊祭定在辰日。当然,不管腊祭具体设在哪一天,总归都是在岁终之时。晋代博士张亮说:“腊,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谓之腊,明日为初岁。”秦汉以来相沿至今,每至腊祭皆有庆贺,此为古之遗风。
万物天成,腊报鬼神
东汉蔡邕《独断》有言:“腊者,岁终大祭。”卫宏《汉旧仪》曰:“腊者,报诸鬼神,古圣贤有功于民者,皆享之。”唐代孔颖达也在解释腊的具体含义时说:“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无论对帝王将相还是乡间百姓而言,腊祭都是一年之中的大事,要猎禽兽、宰大牲、祀鬼神、报功成。
忙忙碌碌了一年,岁事至此,腊祭这天,作为天子,要率百官“祈来年于天宗”“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的农民也终于可以休整一下,举行腊祭,祀百神先祖,报一年之功。孔子说,“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言即在此。
《梁书·何胤传》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朝文学家何胤,为人崇恩德、讲信义,他在担任建安太守时,每年一到腊日就把收押在监的囚犯放回家,让其归乡团圆祭祖,囚犯感念他的恩义,在行腊祭、祀鬼神、报平安之后,全都如期而返。
新故交接,腊尽岁新
腊也意味着新故交接,中国传统中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表达了首尾相序,辞旧岁、迎新春的意思。民间在腊月有诸多习俗,多承禳灾驱邪、吐故纳新之寓意。据《淮南万毕术》记载,每到年终之时,老百姓会在自家宅院的一角埋下一块圆形石头,辅以桃木制的弓七枚,以祈求来年无鬼魅缠身、无瘟疫降临。《养生要术》则记录了腊夜之时驱除瘟疫的具体方法:“持椒卧井傍,勿与人言,投于井中,除瘟疫。”这些奇方异术今天看来当然是苍白而天真,但在老祖宗旦暮洒扫的流程中,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找寻内心平安的良善追求,寄托着期待新岁新象、平安健康的朴素心愿。
我们现在念兹在兹的腊月、腊日以及各种节庆传统、人文哲学,来自中华先民数千年来的智慧积淀和代代相传的精神生活。比如腊月初八这天,民间食腊八粥之俗由来已久。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忆汴京盛事时说,十二月八日这天,寺庙中的僧侣会送七宝五味粥给门徒饮食,“谓之腊八粥,一名佛粥”。明代《燕都游览志》中也提到,腊八粥“以米果杂成,多者为胜”。
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腊月为新故交接,至除夕则为交接之极,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除夕之夜,八方游子归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小儿女博戏不寐、望春守岁,大人们在团圆美满中沉醉家国情怀、品纳康泰吉祥。或许,想到腊月将极,一年又过,心中也会泛起“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的类似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