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好书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好书 >
在书页间构筑精神原乡
发表时间:2025-03-06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璀璨,始终是阅读中最为动人的底色。心灵的启迪与视野的开拓,永远是阅读中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书海中遨游,汲取力量,能帮助大家点亮前行的道路。本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精选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经管、少儿教育、音像电子网络及融合出版物六大类共30种好书,带读者或重返历史现场,感受文明传承的力量;或走进心灵深处,探寻生命意义的真谛;或闯入故事中的世界,体验趣味人生。

在时光长河中打捞文明印记

当今世界,科技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本期好书中,多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与不懈探索,展现科技文明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小切口展现大主题,《马兰花开:中国原子弹诞生记》详细还原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历史过程,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科研技术工作者和专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文字的魅力多样,可直抒胸臆,也可通过侧面描写构建动人故事。“科学百年共铸丰碑”系列《见证》一书,是首部“西迁精神”图画书。该书通过独特的交大校园梧桐树的视角,描绘并见证于教授和儿子西生接续奋斗的科研生涯,展现科技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其深厚底蕴,感受其传承与创新。本期好书中,《北京中轴线(彩绘本)》带读者感受中华文明反映在建筑规划上的智慧与美学。该书也是向世界讲述“中轴线何以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生动答卷。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明的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梳理,展现了中华文明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与演进历程。《谷食中国:中华小吃糕点主食探源》不仅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还深入探讨了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阅读该书,读者仿佛能品尝中华文明的千年味道,感受饮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中华文明在艺术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从绘画、书法到舞蹈、音乐,无不体现了中华文明对美的追求与表达。《〈只此青绿〉艺术设定集》向读者展示这部舞蹈诗剧如何将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创新融合。

本期好书中,还有多种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文明演进,展现其丰富性与多元性。例如,《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展现微观视角下的文明演进。该书通过细致解读主人公及其家人留下的长达40年的日常行事记录,展现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沙海浮图:中古时期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的创新与融合。该书主要讨论了西域南道上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中国化、本土化进程,以及西域南道佛典与图像间的互动。春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春运(1954—2024)》可谓是对现代社会文明演进的记录。该书以春运为视角,回望过去70年中国人过春节的节奏、方式、出行频率等,记录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和团圆的执着追求。

在文字与故事中探寻人性之光

当文学遇见艺术,思想的火花便化作永恒的诗意。本期,多部文学艺术好书既有对传统的致敬,亦有对现实的深刻观照。作家迟子建最新修订的散文集《好时光悄悄溜走》收录了她40年散文创作的精华。从北极村的雪夜到额尔古纳河畔的驯鹿,其文字始终带着北国特有的清冽与温暖。每篇文章都是对生活的一次深情凝视,让人在阅读中感受时光的流逝,感受生命的丰富与美好。青年作家张天翼的《人鱼之间》则以童话重构现实。该书中,“公主”不再等待拯救,而是握紧拳头直面命运;“王子”褪去光环,在职场与情感中挣扎。《要爱具体的人》在琐碎生活中捕捉人性的温暖。该书作者乔叶擅长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富有诗意而温暖的瞬间和细节。《隐逸之间: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则带读者深度感受陶渊明在隐逸生活中对人性自由的深刻思考。

艺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启功书画》用300幅跨越65年的作品,展现其书画作品的大写意、大气息、大格局。《我的音乐人生》展现了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学家樊祖荫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带读者精准把握当代音乐学术精髓。

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寻找答案

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不仅是怀旧的慰藉,更是前瞻的指南。本期好书中,《经济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以轻松笔触拆解晦涩理论。作者陈永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亚当·斯密与弗里德曼、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带读者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开拓洞察世界的眼界。《中国人口经济史》则以千年为尺度,揭示人口与经济的深层关联。

少儿教育读物中,《中国儿童地理百科全书》用113个知识主题、400多个知识点为小读者搭建对地理世界的认知框架。而“行吟小古文”系列则为古文配“唐调吟诵”音频,让孩子在韵律中学习古文。

《中国舞蹈文物动态图谱大系》呈现出科技与人文艺术的融合创新,不仅让文物舞蹈形象“复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展示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从戈壁滩上原子弹基地到数字空间里的舞蹈图谱,从陶渊明的菊篱到经济学家的数据模型,阅读,既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中锚定身份,也助我们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作者:沈西)

网站编辑:穆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