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城建档案馆:党建带档建抓创建 争当兰台文明先锋
先锋引领前行,党建赋能发展。城建档案是历史的见证,城市的文脉,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湖南省常德市城建档案馆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兰台当先锋,融党建、档建和文明创建于一体,聚焦“存史、资政、育人”三大主责主业,强基础、固根本、创品牌,不断延伸工作触角、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城建档案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一、聚力政治建馆,培根铸魂传基因
一是广泛收集老照片,汇聚城市记忆
老照片,宛如城市发展的时光记录仪,每一张都承载着故事,烙印着不可磨灭的常德记忆。十余年来,通过社会征集、无偿捐赠等多渠道,积极面向全社会广泛收集常德城市变迁的老照片,持续丰富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老照片档案资源。先后打造了常德河街老照片展厅以及白马湖公园“城市迹忆综合展厅”,这两大展厅成为宣传城市历史变迁与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秉持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该馆全体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不辞辛劳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拜访老居民、请教老建筑工作者,深入各类历史资料海洋,如同执着的寻宝人。2016年,六旬退休老人陈旭昶深受党员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将自己毕生拍摄的约3万张城市纪实照片无私捐赠给档案馆;2019年,自由摄影人杨祖平也在这种红色精神的感召下,慷慨捐赠记录城市变迁的3万张照片。此后,众多业余摄影爱好者也纷纷响应,档案馆陆续收到大量的珍贵照片。这些照片犹如时光拼图,有的记录了常德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风貌,有的定格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瞬间,还有的多面展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动勾勒出在党的领导下城市发展的脉络,彰显着党带领人民建设城市、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成就。
二是创新利用老照片,传承历史文化
收集老照片只是开端,如何让其“活”起来,才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老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搭建老照片数据库,实现照片高效的保存、管理与利用。
该馆始终坚持以党建带档建,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多维度全方位开展档案文化推广工作。一方面,协助老摄影家举办个人摄影展,让那些定格岁月的珍贵影像重焕光彩;另一方面,紧扣“七一”“国庆”“6.9国际档案日”等重要节点,策划并举办一系列主题展览,以丰富的视觉语言讲述常德故事:在每年“6.9国际档案日”宣传周,开展政务公开主题活动,深入大街小巷普及档案知识;在常德河街举办城市记忆展览,全方位展示悠久的城市历史与建设文化,广受市民好评。
此外,还精心制作宣传画册,将历史与现实交织,通过一幅幅老照片,引导全市人民在岁月的光影中找寻记忆深处的家乡,直观感受家乡的沧桑巨变,激发广大市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常德河街老照片展厅全年免费开放,成为党建活动的热门打卡地,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
三是融入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在老照片的挖掘整理工作中,该馆始终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尤其注重对本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宣扬。常德曾历经七次毁城之战,留下满目疮痍,但常德人民凭借着顽强不屈的精神,一次次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在革命战争时期,常德这片土地上涌现出无数英勇无畏的革命志士,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这些不仅是本地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红色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该馆精心策划,在常德河街老照片展厅特地融入红色历史建筑展览区和常德历史故事展区。通过这样的展览,让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常德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二、聚力业务强馆,固本强基促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档案归集,凝聚各方力量
在档案归集方面,他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沟通联系,确保城市建设档案资料的及时、完整收集。每年定期由党员干部及志愿者组织全市档案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在城建档案在线管理平台对所有建设工程进行一对一线上指导,截止目前,全市城建档案在线审核项目2424个,在线审核率达100%;党员干部带头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将其“搬”至建设项目现场,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现场指导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法治宣传主题党日活动,为建筑企业宣传建设工程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就城建档案归档与移交过程中的问题及难点进行交流解答等。
二是党建优化档案利用,提升服务效能
档案利用是城建档案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他们以党建为引领,不断优化档案利用服务,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党支部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建立档案利用服务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查阅档案的用户。近年来,为确保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时俱进,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对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升级,上线互联网远程查档系统,通过公开馆藏档案项目、单体、案卷、文件目录四级清单,向市民提供在线查询服务;为减少建设方资料报送,不断扩充档案信息共享队伍,实现了市财政评审中心、市审计局评审中心、市住保中心的电子档案调阅模块功能,由城建档案馆审核后可限时授权使用。每年档案查询量达7000多人次,涵盖加装电梯、二次消防、法律援助、个人评审等多渠道用途,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预防建筑安全事故、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和形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党建创新档案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在档案宣传方面,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党支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加强与市直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共享机制,及时发布档案工作动态、档案文化知识和档案利用成果等信息,吸引广大市民关注档案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档案宣传活动,如举办档案政务公开活动、档案业务培训、档案行业内比赛等,让大家亲身感受档案工作的魅力,增强档案意识和文化素养。在档案宣传活动中,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实施,每年都在闹市区向市民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文化知识,解答市民提出的相关问题。
三、聚力服务兴馆,提质增效创品牌
一是建设党建硬件设施,筑牢党建支撑
党建阵地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他们通过打造特色党建阵地,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环境,为城建档案工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通过完善城建档案工作联系服务机制,做好存档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文章,给城市文化肌理留存与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档案力量,为全市打造新质生产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按照“六有”标准,即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建设了规范化的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布置庄重、整洁,墙上标准化悬挂着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等内容,室内配备桌椅、投影仪、电脑等设施。同时,还利用走廊、楼梯等空间,打造党建文化长廊,以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员活动风采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党建文化长廊不仅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知识、接受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展示队伍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是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激发党员活力
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入交流思想体会,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主题党日活动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讲专题党课、开展警示教育学习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凝聚力战斗力,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是融合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清风正气
一方面,在馆内精心规划出廉洁文化区和清廉书吧,通过悬挂廉政标语、展示廉洁故事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让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与警示。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党建+廉洁”主题党日活动,将廉洁教育融入党课学习、交流研讨之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纪录片,以真实案例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以微党课形式开展分享会,鼓励党员讲述身边的廉洁事迹,从榜样中汲取廉洁力量。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家庭助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从唤醒老照片中的岁月风华,到深耕档案业务全链发展,再到创建党建特色阵地,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全馆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常德市城建档案馆将不断深化党建与档建融合发展,以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城建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常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许爱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