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科技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4-03-08 来源:南方日报

    吴文 邓颖惠

     

      科技与金融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的双重力量,科技金融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耦合,强调以更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的“首篇”,科技金融的发展也能有效带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

      科技金融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发展理念的第一条是“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往往起始于从现有的产业循环流转中抽离出已经使用的生产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去结构化的生产要素反复进行重塑性“新排列组合”。科技金融聚焦于“创新”过程,能通过信用增加与创造机制,为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最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出现。科技金融通过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变革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对科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卡脖子”领域等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能有效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在于其共有的赋能特性。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于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赋予劳动者新的技能与素质,极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作为以配置整合资源为特长的金融活动则可全程参与服务科技的研发与产业化等环节,通过协调补齐要素短板的方式,赋能科研工作者,推动生产力前沿的拓展。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两大赋能体系的结合,是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产业迅速发展,旧的制约因素不断消解,新的制约因素又逐渐汇聚。在此情形下,通过科技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科技的效率,大有可为,尤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轻资产、重投入、高风险”的创新产业之间的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引导更多“适配”性金融资源作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使得金融能量持续聚焦,打通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

      统一认识是前提。要充分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刻认识科技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产业有机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更强的使命担当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

      机制设计是关键。首先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将顶层设计与传导落实机制贯通起来。其次要遵循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规律,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约束机制,尤其在管理上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最后要在风险承担机制方面做好设计,适应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长周期、高波动”情况。

      科技金融推动高质量金融创新

      生产力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不仅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能带动金融发展。作为工业革命的结果,重工业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催生了信用体系,也刺激了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一些缺乏宏观审慎考量的金融创新也导致了某一时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和经济社会动荡,这使得金融创新似乎只能处于“发展”与“安全”的二元对立框架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带有“钻政策法规漏洞”的投机色彩。区别于传统金融业以“逐利”为首要原则,科技金融则首先着眼于“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目标,从而使得金融创新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正轨。

      科技金融在本质上是要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与“金融业态创新”之间的正反馈循环。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融入金融产品和服务,数字货币、智能投顾等“新工具”诞生;另一方面,专门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而不断更新设计的金融工具,正在实现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创新组合迭代,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持续向市场输出具备较强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较高服务效率的金融产品。这些都促进了金融业态的适应性转变,从深度、广度以及响应速度等方面全面提升金融市场的质量层次。

      要确保可持续的高质量金融创新,就要校正理念,充分利用科技金融体系的特点,在广泛吸收各国发展科技金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金融国情,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着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围绕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方案,通过合约安排实现风险的跨时间、跨空间分散,通过促进交易挖掘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通过生产与消费的正反馈循环支持产能稳健扩张。要注意创新信贷市场风险释缓机制,构建有序交易环境,引导“技术向善”,充分防范和化解重大技术风险,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确立科技金融服务于整体合力的定位,同时实现高质量的金融创新。

      科技金融引领银行现代化转型

      不同国家的科技金融发展路径不尽相同。美国的科技金融体系为资本市场主导模式,而德国和日本的科技金融体系则由银行主导,这依赖于其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模式。就现阶段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体系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压舱石”,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和关键作用,而在历史上,我们也有依托银行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发展科技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加快自身经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新发展阶段,发展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商业银行对于科技金融的投入已持续加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考验。一是产品还比较单一,传统抵押信贷模式不能很好地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开发需要在“信用识别”以及“等待周期”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二是风险缓释机制还不够成熟,还不能有效统筹各类金融资源要素,以充分应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高波动”和“不确定”。三是金融产业生态尚需完善,未能形成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强互动的金融生态系统,导致金融对于科技快速迭代的响应不够及时充分。

      近年来,为应对上述挑战,商业银行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商业银行紧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提前谋划,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努力做好科技金融人才培育、机构组织结构优化以及业务转型等工作。要仔细分析科技金融实践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全力服务科技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金融供给的精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数字化手段稳慎把控风险,突出合规经营以及稳健发展的导向,在风险与效益间寻找到新的平衡点。

      科技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技金融的丰富内涵、发展原则和实践动态,坚定不移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以高质量金融助力高质量创新,以高质量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分别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党委组织部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