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两山”论的理论品格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徐朝旭 裴士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论)提出15年来,学界对它的内涵、发展脉络和时代价值做了深入研究,本文拟就“两山”论的理论品格进行探讨。

     

      中国化的理论品格 

      “两山”论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这一实践的中国化的绿色发展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两山”论的萌发、形成和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实践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针对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实际情况,决心摈弃“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的发展模式,努力探索既能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护“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到基层调研成为“两山”论形成的理论突破口。在了解到余村干部决心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依靠生态优势带领群众致富的思路后,他看到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相结合的契机,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余村调研后不久,习近平分别发表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和《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两篇文章,标志着“两山”论的初步形成。在两篇文章中,习近平用“两座山”的对立、兼顾及和谐统一概述了工业文明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关系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还以“两座山”关系的表达方式形象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和解决两者矛盾的基本思路。此后,习近平不断丰富和发展“两山”论的内涵,基于“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观看待“两座山”的内在关联性,从自然资源、审美意识、陶冶精神、生态安全多维度审视绿水青山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将绿色生活方式纳入到“两山”理念中,指出应在国内、国际、种际(人与其他生命物质的关系)相互关系的大格局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两山”论的中国化理论品格还体现在它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绿水青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塑造良好人格和培育健康心智的精神家园。古人在与绿水青山的互动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能够深入民心,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理念,除了它的通俗性、形象性以外,还在于它能够激发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热爱绿水青山的生态情感。绿水青山也是古人培养哲学思维的天然课堂,古人在与山川河流朝夕相处中,形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认识,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形成之日就与绿水青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早的生态道德律令规定:“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两山”论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生态哲学思想。如习近平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超越性的理论品格 

      “两山”论的超越性品格指的是它在环境保护价值观纷争上的理论超越性。众所周知,在人类“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承担什么样的义务”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体系。前者认为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人以外的自然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因而人对环境的保护只是基于人类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间接义务;而后者则认为人以外的生命物质乃至生态系统也具有内在价值,人对环境的保护是基于人以外自然物的内在价值的直接义务。两种价值观体系各自存在局限性,前者的失误在于它是从资源的视角看待环境保护,忽略了人以外的生命物质的独立生存权,而后者的失误在于离开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去建构环境哲学体系,因此具有空想色彩。“两山”论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基础上,因而具有超越性的理论品格。这种超越性品格不在于它解决了环境保护行为规范形上依据的纷争,而在于它将这一纷争悬搁起来,使环境保护的制度、政策与行为规范奠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从而避免人们在实践层面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在不同的文明形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农业文明时代是一种人对自然的半依附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则是一种人对自然的单向度征服和利用的关系,而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形式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和终极目标,反映了文明形式发展的大趋势,因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

      “两山”论是行动中的环境伦理学,它的实践性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离开人类发展谈论环境保护,而另一些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则离开自然生命共同体谈论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两者的不足之处都是割裂了人类社会两对基本关系的辩证统一。“两山”论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一方面从解决人类发展时代课题的视角思考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另一方面又从“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观审视发展的合理性和实现途径,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在处理和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实践中,还要以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座山”之间既有矛盾,又可以达到辩证统一。现阶段处理两者矛盾的大方向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尽量减少或减轻两者对立的程度,寻求两者相互兼容、和谐统一的契合点。当两者出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时,要有底线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优先考虑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在处理和解决两者矛盾时,还应理顺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反对以邻为壑,为了局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同时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两山”论不仅提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原则,而且指出了解决两者矛盾的基本思路。可见,它的理论超越性是建立在活生生的实践基础之上的。

     

      使命担当的理论品格 

      “两山”论使命担当的理论品格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国内层面来看,“两山”论强调坚守绿水青山是当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责任。“两山”论的提出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山河生态破坏的忧患意识。早在“两山”论酝酿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他批评这种发展模式是“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两山”论形成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从国际层面看,“两山”论强调中国应在全球环境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全球具有重大意义的另一番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他多次强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有家园,中国愿意为维护人类的美好家园扮演好大国担当的角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时,将“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并再次重申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色发展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由于生产力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和人的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虽然近几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在总体上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两山”论是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也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两山”论提出15年来,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取得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并进行理论提升。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