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文化力量助推中国之治
    发表时间:2020-08-04 来源:党建网

    张路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的支撑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认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找到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筑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和合”“仁义”“和平”“均等”等包容思想,孔子更是提出“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大一统思想,影响中华文明几千年,促使中国历朝历代政治家竭力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正因为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才使中华文化维系了数千年的文化脉络,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凝聚了社会共识,也为当今社会的共同治理、多元治理、扩大对外开放、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奠定了思想基础。

      善治善为、共商共建的协同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一系列治理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涌现出一批善治善为的政治家,形成了协同治理的文化自觉。从上古的“结绳而治”到“百官藉以文字治理政事”都体现了国家治理方式的与时俱进。中国古代政治家注重共商共建,晚清思想家王韬提出了“唯君民同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的协同治理思想。

      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创新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实行科举考试用人制度,通过“三省六部制”治理国家。中国早在远古时期就积极推行社会治理的革弊创新,先秦时期《礼记·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商鞅、王安石、戊戌六君子等一批政治改革家。

     

      革命文化是坚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

      中国近代的长期抗争史,孕育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波澜壮阔的革命过程中孕育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激发出蕴藏在群众中的无穷无尽的革命力量, 造就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革命队伍。新民主主义文化把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孕育了跨越时空的红色文化。中国革命的底色是红色的,中国革命的旗帜也是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是一致的,二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进程中交映相辉。从1921年起,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实践中孕育出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力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群众,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少文化创作主体、文化休闲设施都有着“人民”二字,例如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9月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百姓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称为“人民艺术家”,全国各个城市几乎都建有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文化休闲场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了人民群众,亦源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推进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鲜明,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发展完善。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在不断创新理念和形式,以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多方位的文化需求。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勇发时代之先声,厚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情怀,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

     

      新时代要更好发挥文化对国家治理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之治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精神,需要从人们的传统认知、观念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促进人们思想觉悟、文明素养、道德水平的提升。国家治理理论的构建只有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建构出现代化的治理机制。新时代需要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以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正人正己、选贤任能等政治智慧服务于治国理政实践,以其含有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以其持守的待人以礼、诚实守信、宽容谦让、珍重情谊等人际规范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其培育的团结统一、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求是务实、勤劳勇敢等民族精神夯实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以其富含的厚德载物、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等包容和谐思维助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着客观、科学的态度,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深入挖掘和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时代价值,使其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根”与“魂”,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以一系列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歌曲和文物、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仪式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价值理念等符号系统为载体,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渗透。要通过组织开展红色旅游、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听老红军口述历史等方式,使人们在革命文化熏陶中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坚强意志、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新时代,要恰当融合革命文化记忆的时代元素,将革命文化记忆融入到现代建筑、影视、服装、网络、电子竞技等时尚元素之中,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增强革命文化记忆的时代魅力,激发跨越时空的宝贵价值,使社会成员的爱国情怀在不断重复中得到固化,激励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好文化产业,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一方面,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公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标准,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大力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动形成尊重崇高、礼敬崇高、追求崇高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壮大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新时代,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立足历史、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结合文化产业功能属性,以科技创新和内容价值为引领,大力推动创意设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媒体融合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要通过继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在文化领域逐步建构宏观管理与运作机制,全面释放文化活力,提高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质量和效益。随着5G时代的来临,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通过实现互联网思维、技术与文化宣传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机制。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艺团体、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着眼扩大中华文化影响,重点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网站编辑:孙 梦雨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