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新时代提升基层干部政德修养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0-08-04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 陈国辉

     

      核心提示: 基层干部的政德修养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关系着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关系着执政是否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当前部分基层干部政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与政德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应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夯实筑牢基础;立足政德修养,选拔任用干部;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三个方面,全力提升基层干部政德修养。

     

      基层干部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上的“神经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节点,是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第一线的执行者、推动者、组织者,其政德修养的好坏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关系着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关系着执政是否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当前基层干部政德修养的情况总体较好,但少数基层干部政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与政德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新时代基层干部政德修养的内涵

      明大德,讲政治,显忠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更是政德修养之魂。明大德在思想层面,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把好“总开关”。明大德在实践层面,就是要牢记初心使命,勇于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及挑战,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践行奋斗目标,以高度的忠诚担当,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把党的性质和宗旨落实到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之上。明辨大是大非,面对风浪考验无所畏惧,面对诱惑立场坚定,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厚植党的事业根基,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守公德,树宗旨,践承诺。守公德就是要求基层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明辨公私,敬畏公权,发挥基层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基层干部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正确认识处理“公”与“私”、“权”与“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依法科学执政,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其次必须坚持公利为先,不谋私利,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破除结党营私,凸显忠诚干净担当底色。最后,敬畏公权,保持党性原则,坚守政治本色,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做到依纪用权、依规用权、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将自己置于全方位的监督和约束之下。

      严私德,戒贪欲,传家风。自觉自律就是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正己修身、戒贪止欲、克己奉公,从小事小节上入手,树立底线思维,把好“欲望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生活情趣,健康的生活方式,慎言慎行,管好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把好“权力观”,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掌好用权“方向盘”。家庭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走向有着正反两面的推动作用。因此,居于党的事业一线、面向群众的基层干部的家风绝不是小事、私事,是关乎社会风气的大事。廉洁齐家就是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弘扬继承红色家风,坚持以身作则,严管身边人,系好家风廉洁“安全带”,以优良的家风,带动民风、社风转变。

     

      当前部分基层干部政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理想信念崩塌,大德不明。中国社会以家庭作为构成要素,具有显著的熟人社交属性,越往基层其特征越明显,人际关系也更错综复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基层注入了多元文化活力,同时也滋生了唯利是图、贪图享乐、损人利己等不良思想。加之基层干部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少数基层干部理想信念崩塌,党性意识不强,不能明辨大是大非,经不住风浪诱惑考验,难以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在政治立场上,丧失理想信念,不讲政治,结党营私,做两面人;在组织原则上,违反民主集中制,任人唯亲;在廉洁自律上,滥用职权、谋求私利;在紧密群众上,消极应对、推诿扯皮;在工作落实上,浮于表面,热衷形式主义;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低级趣味,生活奢靡。上述种种行为损害了党的良好形象,败坏了社会整体道德风气,背离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

      宗旨意识淡化,公德不守。当前少数基层干部宗旨意识淡化,模糊公私关系,难以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偏离为政以德的内在要求。在意识上错位,价值观扭曲,以职务高低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工作上浮躁,政绩观错位,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作为工作的主线,面对服务群众工作中的棘手复杂问题,缺乏担当,害怕担责,绕弯子、兜圈子、踢皮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在公权上私用,异化权力观,破坏社会公平公正。

      自律意志薄弱,私德不严。廉洁自律是个人德性修养的基础,私德不严政德必然不立。当前部分基层干部不以党章为遵循,不以党纪为约束,造成理想信念崩塌,宗旨意识淡化,难以从个体层面形成坚定的廉洁自律意识。在精神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工作上缺乏干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生活上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放弃道德操守,放弃修身正己,放弃廉洁齐家,不正身立德,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变为攫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新时代提升基层干部政德修养的着力点

      第一,强化教育引导,夯实筑牢基础。政德修养作为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等内在思想道德的具化,其核心在于思想层面的教育构建及引导。相关党内教育职能部门应将基层党员干部政德教育纳入党员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总体部署之中,将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强化理论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提升党性修养水平,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在实践中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做到“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把握好基层党员干部政德修养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加大政德教育培训密度,科学编撰教材及学习资料,综合运用讲授式、沉浸式、启发式、警醒式等方式方法提升授课质量,使基层政德教育接地气、接民气。注重实现提升政德修养与加强党性修养的同频共振。结合纪律教育,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实现管理监督全方位,廉洁齐家,确保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干部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驾驭风险的本领,真正筑牢信仰之基,夯实廉政之基,强化能力之基。

      第二,立足政德修养,选拔任用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一贯坚持的选材用人标准,也是党员干部德政修养的基本要求。加强新时代基层干部政德修养,必须坚持将政德修养纳入到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在分析研判和动议阶段,必须深入基层干部群众,在乡语口碑中,多渠道、多层次地掌握基层干部政德修养,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依据;在民主推荐阶段,注重基层导向,基于谈话调研推荐情况,结合群众认可度,综合分析干部政德修养与推荐职位的匹配程度,科学推荐;进入考察阶段,突出政治标准,把好政治观,强调道德品行,把好品行关,将政德修养作为一票否决选项之一,促使党员干部真真切切地把政德立起来。

      第三,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运用。考核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提升新时代基层干部政德修养有着重要意义。将政德修养纳入基层干部的整体考核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考核原则,结合基层实际,科学设置考核标准,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构建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实现考核量化、明责定责,有德激励,失德追责,全面提升政德修养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完善考核方式,立足基层岗位职责,聚焦政德修养“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将政德修养贯穿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之中,重点突出政德修养的平时考核,做到及时提醒纠偏或肯定鼓励。强化结果运用,将政德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评优选先、教育培养、问责追责结合起来,传导压力,推动基层干部能上能下。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站编辑:孙 梦雨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