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用好调查研究 决胜脱贫攻坚
    发表时间:2020-07-31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 魏晓辉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自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每次召开会议前,他都先到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在今年疫情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依然坚持先考察再部署工作。他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路上,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水平,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一个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则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基本遵循。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当前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最大实际,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作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标准验收脱贫,不能层层加码,提不切实际的目标。

      把握两个导向。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首先,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脱贫攻坚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迈进全面小康。其次,要以人民为主体。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真正彻底地斩断穷根。最后,要以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做好扶贫工作,落实扶贫政策,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决战脱贫攻坚。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时指出,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强化问题意识,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脱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要瞄准问题,以这些突出问题为导向,狠抓政策落实,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达成三个目的。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三个目的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调查真相和全貌、把握本质和规律是研究思路和对策的基础,研究思路和对策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标。实现最终目标,要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当前,要全面客观地掌握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实际情况,剖析脱贫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既要明确自身的短板和弱项,也要看到长处和优势,从思想认识、工作方式方法、政策落实、工作实效等方面找到问题的实质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切实有效的扶贫对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平衡好调查研究和制定决策所用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要花大力气开展调查研究,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锻造四种能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一批本领高、素质硬、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着力提高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和走基层的脚力。看问题的眼力是基础。问题是矛盾的表现形式,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问题,明确脱贫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谋事情的脑力是关键。要解决问题,就要推动矛盾的双方从对立走向统一。党员干部要瞄准突出问题,发挥优势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察民情的听力是核心。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与群众真心实意地拉家常、交朋友。要听懂群众的心声,明白群众的喜与忧;要听到群众的诉求,了解群众的想与盼;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体察群众的怨与赞。走基层的“脚力”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党员干部要亲自出马,到扶贫一线去,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落实五个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深”,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实”,调查研究的作风要实。党员干部要身入心入,带领群众,真抓实干,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监督管理,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细”,调查研究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每到贫困户家中,总要详细查看询问吃穿住行、医疗卫生、就业上学等情况。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去抓,才能凝心聚力,共谋脱贫之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要科学、准确。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冲刺阶段剩下的又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情况错综复杂,矛盾尖锐突出,在全面把握情况的基础上,对调研材料进行去伪存真、抽丝剥茧的分析和研判,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调研结论的科学性。“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这是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的关键。要稳脱贫、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的成果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注:本文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0年科研与教改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魏晓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网站编辑:孙 梦雨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