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打造“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
    发表时间:2021-10-0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彭晓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破解区域发展瓶颈,赢得综合竞争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求贤若渴的雅量,千方百计揽才、各尽其能兴才、无微不至留才,加快形成“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发展生态。

      内外协同,奏响揽才“乐章”。创新之道,首在得人。建设科创新高地,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奋力打造招才引智“蓄水池”,内外协同集聚人才。提升政策惠才能级。紧紧抓住多重国家级及区域性发展战略机遇,优化升级涵盖引进培养、项目资助、鼓励激励、服务保障等具体意见,构建更有含金量、更具竞争性的人才政策体系。对契合产业需求的顶尖人才,“一事一策”量身定制,精准引才、靶向猎才。强化产业引才效用。围绕产业发展定位,精心编制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引才清单,着力引进紧缺型创新创业团队,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推进“双招双引”制度化,坚持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打包捆绑”,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同频共振。释放平台聚才优势。建立“定位清晰、对接精准”的聚才平台,精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人才节等品牌活动,形成从人才引进到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的新发展格局。分类指导区镇企业科学布局驻外觅才点,集中在创新资源汇聚城市,通过设立“引才直通车”“校园人才站”,聘任“科技镇长”“周末工程师”模式,实现人才科创资源合理流动。

      育用并举,助燃兴才“引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基础在“育”,关键在“用”。瞄准“培强育活”目标,优化整合现有人才培养载体和计划项目,完善覆盖全面、资源共享、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培育机制,推动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量质齐升。以更大力度创优成才载体。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最重要的是打造高品质承载平台。坚持多层次、融合性,汇聚优质资源支持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研究院建设,向产业园区和企业集群下沉并轨,为人才开展基础研究、追赶技术前沿、勇攀科研高峰提供坚实载体,让创新平台成为承接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绚丽“舞台”。以更强担当抓实育才项目。培育“打游击”只会造成提能“打折扣”,必须清晰划定育才标准、固化培养模式,形成“创业即入学”的良好氛围。紧盯不同领域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按照“一领域一项目”原则,制定菜单式、链接式育才办法,以市场培育项目、以项目支撑人才,实现起步期“扶一把”、发展期“帮一把”、成熟期“送一程”。以更高站位拓展兴才路径。注重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健全晋职、晋级和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评选表彰,形成人才脱颖而出、未来可期的发展通道。深化从优秀人才中推荐入党、参选“两代表一委员”机制,广邀人才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鼓励人才主动担负起新时代使命责任。

      软硬共抓,厚植留才“热土”。环境好、服务优,则人才聚、事业兴。实践证明,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保障不仅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安心安业的重要砝码。打造全域创新的样板城市,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必须坚持用宜居“硬环境”拴心留人、宜业“软环境”凝心聚魂。提升贴身式政务服务。善做“加法”,结合人才需求精准定制服务种类,延伸服务范围,拓宽服务广度和深度。精做“减法”,探索建立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编制“一本通”审批指南,创新“一键办”云端服务,嵌入诉求反映、项目申报、就医就学等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功能,实现“人才跑腿”向“数据跑路”的转变。优化贴合式金融服务。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设立金融联盟和创投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促进人才链和资金链有机黏合。畅联金融助企“双通道”,线上定制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优先保障潜力大、市场好的企业;线下开通才企银企对接渠道,以金融活力为企业发展助力。完善贴心式生活服务。深化人才安居工程,探索定期租赁、定级补贴、定向购置“三位一体”模式,逐步建立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高中低人才住房体系,让人才安得了身、扎得下根。健全党委联系人才制度,“心贴心”解决创业生活方面的难点堵点,切实将服务体现到“关键小事”上、关爱落实到“急难愁盼”处。

      (作者系江苏省启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