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从法治看“守民心”
    发表时间:2021-09-28 来源:福建省司法厅

      作者:林安泰 庄国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

      自古以来,先贤哲人就强调政德之要,在于民心,为政者要以民为本方得民心。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的是心怀群众疾苦,以百姓心为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先忧的是民生的疾苦,后乐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把为人民求解放、为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紧紧依靠人民,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以法为基 赢得民心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固国安邦的磐石。法治是不同利益、不同意见纷争的最大同心圆。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也是一部依靠法治赢得民心、凝聚民心、守住民心、顺应民心的历史。

      早在1928年12月,毛泽东同志总结井冈山一年的土地革命斗争经验,颁布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让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从此,根据地的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民从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0年,针对社会上广泛存在包办婚姻、男尊女卑、一妻多妾、漠视子女权益等封建主义家庭制度,党中央特别指示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利,打破了千百年封建礼教的腐朽枷锁,是新中国恢复女性人权的宣言,也是妇女获得解放、成为生活主人的突破性法律保障,妇女乃至全体公民从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4年,我国颁布实行的首部《宪法》,总结了我们党历史上依靠人民的科学做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第一次成为了国家真正的主人,拥有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通过投票选出了自身代表,参与国家的管理,人民的政治权益得到了根本大法的保障,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得到确认,民心得到更大程度的张扬。

     

      以法为绳 顺应民心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恢复法治,并推行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一系列民商事法律法规相继颁布施行,最终形成了现在宣传贯彻落实的《民法典》。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的指导下,公共权力进一步得到规范,公民权益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中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厉打击各种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行为。前不久,国家多部委约谈叫停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事件,滴滴公司向境外倒卖用户信息得到惩处事件等等,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鲜明例证。

      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今年我国制定了港区国安法,依法止暴制乱,坚持爱国者治港,维护香港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香港社会有序发展,这不仅得到大陆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认可,而且也顺应香港居民的热切期盼。

      近年来,西方霸权以各种借口打压、遏制我国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发生了华为孟晚舟被无理扣押,华为、中兴、抖音等中资公司被美国制裁等事件。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迫,我国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通过法治的力量维护国外境外中国公民和组织的基本权益。

     

      以法为器 守得民心

      历史川流不息,公平正义永存。习近平法治思想照耀指引法治建设,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期盼。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和价值是守民心的根本所在、利益所系、锐利武器和根本保障,是获得历史检验、得到国内外普遍公认、赢得人心的行为准绳,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生动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司法行政肩负了“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无论是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还是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本质上是做群众的工作,是做守民心的工作。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曾要求我省司法部门做好“148”工作,切实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开心锁”、“连心桥”、“守护神”的作用,就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印证。

      新时期,司法行政机关要贯彻落实“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这一根本要求,进一步把民心工作做好。一是守正心。守的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正心,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把始终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立法、执法、守法、普法的根本遵循,发展全过程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审视补齐工作的短板和弱项,全面提高法治工作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法治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建设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顺民心。顺的是人民群众对法治新期盼、新要求的民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安全等需求越来越高、愈发迫切,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安人心。安的是崇德向善、锄强扶弱的人心,法治的一大功能就是惩恶扬善,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序良俗。我们要在切实推动刑事执行、社区矫正日趋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安置帮教功能,使得违法犯罪分子洗心革面,悔过自新,帮助解决他们回归社会碰到的实际问题,努力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守法公民。四是扬初心。扬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司法行政干部要以百姓心为心,勇立潮头,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才干,在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壮筋骨,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牢记并遵循这一铁规玉律,任何时候都以守民心为最大准绳,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响应党中央伟大号召,踏着新征程去开创美好未来的新篇章,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作者单位:福建省司法厅)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