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深刻把握弘扬三个伟大精神的价值意蕴
    发表时间:2020-11-06 来源:党建网

    王锁明

     

      近一个多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概括总结了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在当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强调弘扬三个伟大精神,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谋远虑。为增强弘扬三个伟大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三个伟大精神背后的价值意蕴。

      三个伟大精神是在三次伟大斗争实践中锻造出来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华民族之所以一次次从磨难中奋起,离不开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斗争、成就伟大事业。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三次伟大斗争的胜利,同时也孕育和锻造出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这三个伟大精神既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又凝聚了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鲜血、生命和智慧,是中国人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国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倍加珍惜。

      弘扬三个伟大精神有助于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定力。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民粹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流涌动,严重干扰全球化趋势。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遏制我国的战略图谋从未停止,近年来更是花样繁多。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相互叠加,使得我国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面对不平静的外部条件,只有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方能处乱而不惊、临危而不惧。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和善于胜利,是贯穿于三个伟大精神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法宝。可以说,弘扬三个伟大精神,既体现了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也将增强发展自信和战略定力,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

      弘扬三个伟大精神有助于营造学英雄、扛责任的舆论氛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从苦难中走出来了。这与我国从来就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传统,从来不缺的为了民族利益和人民幸福而舍生取义的英勇战士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以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家国安宁。所以,今天我们纪念先烈,要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添砖加瓦。

      弘扬三个伟大精神有助于激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力量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论是伟大抗战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还是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亦或是伟大抗疫斗争中的“举国同心、命运与共”,它们都鲜明地指向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今天,为了让中华民族早日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我们除了要大力增强经济、国防等硬实力,还要加强三个伟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丰富中国精神时代内涵,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自身的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这是在当今国际竞争加剧背景下,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弘扬三个伟大精神有助于汇集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也离不开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而充分挖掘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意蕴,不断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精气神”,终将转化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进取的实际行动。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是伟大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具体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