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先锋模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玛依努尔·尼牙孜:坚守一线 护佑妇女健康
    发表时间:2023-08-10 来源:新疆日报

      “医生,我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洗漱,你别介意。我最近身体一直不舒服,尤其头疼得厉害……”8月7日,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玛依努尔·尼牙孜的特需门诊,34岁的伊宁县患者伊卡(化名)有些急切。

      详细询问完症状,玛依努尔·尼牙孜为伊卡开具了相关检查单。虽已退休,但她依然坚守在一线,为护佑妇女健康贡献力量。

      1976年,玛依努尔·尼牙孜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玛依努尔·尼牙孜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视野的开阔,让她坚定了宫颈癌的研究方向。“当时,我在临床中遇到了很多宫颈癌患者,她们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医生身上。”面对患者,玛依努尔·尼牙孜的心无比沉重,她决定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将关口前移。

      回国后,自治区人民医院给玛依努尔·尼牙孜拨付了10万元宫颈癌筛查启动资金,随后又获得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项目资金支持,玛依努尔·尼牙孜带着团队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宫颈癌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鲁静现在还记得,2006年,他们跟着玛依努尔·尼牙孜深入全疆各地乡村,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场景。“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吃饭问题在村里解决。”鲁静回忆说,没有公路的地方,他们就坐毛驴车走家串户。白天村民要在地里干活,他们就晚上入户,总之就一个原则——不漏掉一名患者,不漏掉一名妇女。

      从医40多年,玛依努尔·尼牙孜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基层,筛查6万余人次,建立了新疆宫颈癌数据库,并带领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这些基础研究,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及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我们发现,新疆宫颈癌发病规律和全国其他地区不太一样。新疆是HPV感染率低而宫颈癌发病率高,这说明患者感染后的HPV清除率很低。”经过研究,玛依努尔·尼牙孜带领团队发现了独特的HPV感染亚型和HPV谱系。随后,通过国家和自治区项目以及国际协作项目,她带领团队聚焦宫颈癌研究前沿,在系列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发现新疆妇女HPV感染具有的高频突变及特有突变,体细胞基因突变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首次提出宫颈癌的危险因素、驱动因素和一些基因的突变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首次证实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目前,玛依努尔·尼牙孜和团队正在进行相关成果转化研究,以期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率。同时,通过研发宫颈癌诊疗智能化平台,对基层诊断和治疗进行规范,避免误诊、漏诊或过度治疗。

      “现在,我的学生都已成为该领域的中流砥柱。希望在我还能干得动的时候,带着他们,为提升宫颈癌防治水平,为新疆妇女健康做更多的事。”玛依努尔·尼牙孜说。(石榴云 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