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先锋模范
    吕健:绽放青春挥洒汗水 且叫“穷山”变“金山”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务川县文明办

    绽放青春挥洒汗水 且叫“穷山”变“金山” 

    ——务川县浞水镇石笋村总支书记吕健 

     

      “石笋村变了样!”沿着连户路从这家走到那户不粘泥,从这个院落到那个院落干净整洁……让人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起这些,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2年前浞水镇党委选配到石笋村担任总支书记的吕健。 

      吕健,男,苗族,1986年4月出生,2015年教师改行至行政工作,现任浞水镇石笋村总支书记。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到村后吕健提醒自己首先做到“不谈他人得失,关心关爱他人,凡事从我做起,做好引领他人”,进村第一件事就是向“两委”干部道声谢,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不指责工作得失,先问“两委”工作困难在哪里,和大家一起面对,到村一个月内带头化解矛盾5起,解决村级运转等困难问题5个;到每名村干部家中走访,了解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每名村干部及驻村干部交心谈心,找到班子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致富的方法路径;召开支部委员会统一思想,召开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村里的发展目标、任务等重大事项;通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恢复了党内团结-批评-团结的健康政治生活状态;通过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强化了党员教育,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费收缴等进一步规范,总支树立了威信,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形成了齐飞雁阵。 

      “如果是搞花架子,来逛一哈就回去,还不如不来。要是能把我们的路修通,我们一辈子都记得您。”这是2017年11月,吕健刚到石笋村时,该村彭桥坝组群众向吕健出的第一道“门槛”题。村民的期盼就是民生汇集,群众的声音就是民意聚焦。他以群众抛出的这个问题为引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探索全新的扶贫工作方法,将全村基本情况、贫困类别、结对帮扶双方姓名、贫困户与包保干部联系电话、帮扶产业和措施、扶贫预期效果等印制成一张“联心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两年时间里,通过“联心卡”听民音565人次,及时调解土地、山林等矛盾纠纷138起,规划修建村组公路8.32公里,联系外出贫困户回家创业12户,发展牛、羊养殖大户7户,为村寨院落规划并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1个。2018年10月底,随着该村彭桥组长0.9公里宽3.5米的进组公路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通车,在吕健为班长的石笋村全体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汗水与辛勤中圆满抒写了一份又一份答卷,路不通已成为阻塞该村幸福道的过去时,新时代、新天地、新气象正成为该村小康之路的进行时。 

      “我们村穷就穷在路不通上,现在路通了,至少我种植的200多亩魔芋每年可以节约八千块钱的运输成本。”该村大竹园组村民阳德兵无不感叹的道出了产业发展的辛酸和兴奋。正如阳德兵所言,以2017年为时间分界线,该村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从浞水镇至泥高镇的穿境公路,名义上建制村通了车,实质上受益村民仅仅只有70余户400余人,幸福组、跃进组、长岭组、彭桥坝组等400余户2200名群众仍然是生活在泥泞路中,道路基础设施薄弱亦然成了石笋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伤。 

      “路不通,脱贫就是一张白纸,群众致富就是一句空话”。吕健感叹到,当初村民的一道“门槛”题,让吕健暗暗下决心必须跨过这个“门槛”,他历时3个月调研、搞设计规划,最终争取了总投资326万元、总长9.4公里的公路建设项目。 

      现如今,该村已形成一条从浞水镇至泥高镇栗园村11公里过境旅游,2条进村公路、3条进组公路、4条进寨公路即“1234”公路网格,全村16个自然组在已实现公路全覆盖,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蔬菜比种包谷要划算得多,收入至少要多两倍,如果不是种菜,我怎么供得起四个孩子读书哟!”2018年6月18日,当问及浞水镇石笋村彭桥财坝组贫困户韩真权种植蔬菜收益时,正在自家地收割蔬菜的村民韩真权用手指算了一笔对比账。贫困户韩真权从传统农业种植户转身为菜农已经两年有余。两年前,吕健到他家入户了解,分析他家土地、文化和年龄等因素,针对性开展了因户施策,同步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帮助他家搞起了蔬菜种植。目前种植大蒜、葱、白菜等共计约3亩。韩真权夫妻俩采取每天早上挑菜到浞水镇菜市场批发给定点摊主,随即回家管理菜地和照顾牲畜,每天收入在150元左右,除去两个在县城读高中的孩子以及两个在本地学校上学的孩子学习生活费用外,每年还能有一笔积蓄。 

      如今,与韩真权一样,李朝忠、田茂能等在吕健的助力下,以专业种植蔬菜维持家用的就有82户,其中贫困户50户。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市场中介流通绿色蔬菜达200余吨,实现销售额达150余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群众“搬出大山挪穷窝,住进城区奔小康”是吕健走路睡觉都在琢磨的“大事”,他坚持带头和包户干部一道,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担忧,每一户的问题和难点,他都一一记录、思考,和干部群众一起讨论,带着干部攻克难关,7天时间,2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山青社区,完成搬迁率和入住率两个100%。搬迁入住新房的97人个个乐开花。搬迁户王兴明一见到吕健,总是这样说道:“要不是书记您用长远的发展式的思想引导我,我就失去了为我子孙谋求更好发展的好机遇”。 

      2017年,1400亩高山李子基地建成;2018年,1000亩魔芋基地长势良好;2019年,150亩花椒基地建成……如今,石笋村已基本形成蔬菜、果林、中药材、山羊养殖等四大产业区块。新农村、新农民、新产业亦然成了石笋村最新代名词。 

      吕健说:“作为总支书记,无论何时,都应该心怀百姓。工作绝不是旅游观光,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察民情、解民忧、兴产业、谋发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用实干才能干出实事,用实干才能结出民生实果。”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