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楷模
    “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科技治山驯“洪魔”
    发表时间:2020-09-2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8月27日电(记者王昆) 7月19日,一场山洪过后,河北内丘县岗底村却过洪无灾,护村的大坝内河水潺潺,坝外果园葱郁……

      岗底村技术员梁国军不无自豪地说:“李教授的科技治山成就了岗底,小雨、中雨不出田,大雨来了不出川,暴雨来了不毁地,遭遇山洪也保险。”

      1996年8月3日到5日,河北太行山中南部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多数地方的山地、村庄、道路、农田被严重毁坏。

      8月12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跟随学校的科技救灾团进入灾区,从河北涉县一路走到赞皇县,目睹了灾区的凄惨景况。随后,他主持起太行山防洪减灾技术研究。

      深入1200多个山区受灾村庄,每天早出晚归探查成灾因素,李保国掌握了2万多个数据,探索了以“蓄、集、整、改、排”为一体的标准化“太行山片麻岩区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并在当时受灾严重的岗底村进行试点。

      “治水在于治山,治山在于兴林。”在李保国指导下,以生态优先、安全至上为原则,山水林田路综合施治的生态经济沟建设在岗底村启动。

      岗底村在山下河套,筑起高标准的拦洪护村大坝。在山场,全面推行“水土保持林带帽、耐旱经济林拦腰、高效水果住坡脚”的植被模式,构建了包括鱼鳞坑、梯田、排水沟、塘坝在内的水土保持系统和排灌系统,彻底驯服洪水猛兽。

      岗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感慨道:“尊重自然规律,建好绿水青山,才能保住金山银山。”

      李保国对山区的综合施治,在河北临城县西部山区的赵庄乡也得到印证。赵庄乡与赞皇县嶂石岩景区相邻的6个村,分布在一条狭长的山沟里,暴雨冲断多处道路,洪水裹挟山石淤平了沟道内每一个水塘,还有房屋被泥石流冲击而损毁。

      但在赵庄乡的贾庄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村党支部书记贾建伟告诉记者,“村中的河沟没有超过‘警戒水位’,大雨没有冲毁道路,更没有损坏民房,就连河沟旁一处大口井也没有受损失,这是贾庄村全部荒山被核桃树覆盖、全部耕地退耕还林的结果。”

      30多年来,李保国长期在山区农村一线,从事山区林业技术开发研究与推广工作。他辨识了河北省山地景观生态经济资源特征,确立了山区开发综合治理的标准化基础工程技术体系和山地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技术体系,把先进技术无偿提供给当地农民和农业企业。

      去世之前,李保国正在运作一项前所未有的伟业,把太行山区的农业企业进行大联合,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优势,每个企业专做一项产业,打造成太行山区的农业航空母舰,让更多的山区农民在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借助科技力量甩掉“穷帽子”。

      2015年7月,李保国召集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前南峪邢台志成食品公司、河北富岗食品公司、河北绿岭果业公司、河北至高点农业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开会。大家本着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开发河北浅山丘陵地区农业资源,联合成立了河北富山农业科技公司,打造太行山腾飞的“新航母”。

      河北绿岭果业公司董事长高胜福说:“目前,河北富山农业科技公司正着手搭建四个平台,即种植平台、生产平台、销售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把李教授的技术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记者从河北农业大学了解到,为更好地完成李保国未竟的事业,不让企业受损、百姓失望,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李保国团队建设,让团队继续做扶贫攻坚的践行者。

      “李老师走了,但团队还在。他的精神、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引领着我们奋发前行。”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齐国辉说,“我们一定会把李老师未完成的事业做得更好,让太行山更绿,让人民更富裕。”

      为继承弘扬李保国的“太行新愚公”精神,让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传承者不断涌现出来,河北农业大学还成立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张建光说:“李教授带着对山区的牵挂和眷恋走了,但他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