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大国粮仓的追梦人——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
    发表时间:2022-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陵
      

      作家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以大历史观的眼光,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吃不饱饭、能吃饱饭到吃得好饭的历史线索,重点讲述改革开放时代打造好中国人的饭碗、端好中国人饭碗的故事,由此,从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中,提炼出宏大深刻的思想主题。

      在中国当代作家里,还没有哪一个人像报告文学作家陈启文那样想得那么多,想得那么准,想得那么深,想得那么接中国现实的“民生”地气。可以说,他是思考“中国粮食”问题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粮食”的思想家。《中国饭碗》则是他继《共和国粮食报告》《袁隆平的世界》等“吃饭”主题的作品之后的又一部倾力之作,更是一部具有思想家品格的优秀之作。

     

      建造中华民族最大的粮仓,创造全面小康美好生活 

      正如作品所言,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和国家永远把吃饭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每一年的“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而发的,说明“三农”的重中之重,粮食问题的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引下,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朴素的话语,高屋建瓴,击中问题的要害,揭示问题的实质,讲清了牢牢端住“中国饭碗”的重要性,指明了中国自己的粮食生产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用占世界耕地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解决了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斗争,不仅创造了全面小康美好生活,也为世界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实在可行的中国方案。

      报告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动展开描写,深入思考问题。作家以报告文学的大手笔,驾轻就熟地把“中国饭碗”复杂而深刻的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由此凝聚和突出了思想主题。第一部分直面小岗村“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的严峻现实。这座历史性地敲开中国农村改革之门的村子,虽然用“包产到户”的方式解决了“吃饭”,却长期无法摆脱贫困。靠着党的多年“脱贫致富”的政策和脱贫攻坚的强力实施,靠着沈浩这样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这个村庄才有机会和全国人民一道,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作家通过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岗村的命运,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时代性问题:吃饭大难题,饭碗很脆弱。由此,展开第二章北大荒变为中国大粮仓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东北不仅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更是新中国的大饭碗。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刚在东北站住脚,中央就已有了开垦北大荒,发展粮食生产的安排。新中国成立以后,十万解放军官兵组建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起为共和国提供粮食的艰巨任务。无数指战员在这片黑土地上,建造中华民族的最大的粮仓,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时代英雄之歌。北大荒与中国饭碗的深刻关系,在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第三章“藏粮于技”则抓住了“中国饭碗”的根本,那就是饭碗端得牢,关键在种子;农业科技关键在育种的科技。必须牢牢抓住种子,才能牢牢抓住饭碗。特别是主要粮食如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的育种技术,必须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这不单是个思想意识问题,更是无数中国农业科学家们用他们一生的努力和创造得出的实践问题。从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进入市场经济的年代,我们与西方垄断资本,与西方跨国公司之间的较量和争夺,焦点就在种子问题上。由于中国农业科技还不够先进,还不够强大,中国饭碗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国家粮食安全有风险,国家安全就有风险。站在这样的思想层面,作家详实地描写和评估了中国几代育种科学家成果,指出了他们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科学水平的进步提高,社会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所做的无可替代的贡献。第四章“藏粮于地”从报告文学作家的角度对中国主要粮食产区的耕地进行考察描述,讲述坚定地站在这片土地上和中国种粮人和种粮大户的故事,实际上是揭示了农民与土地的深刻关系,也揭示出“三农”问题根本性矛盾所在。按说,农民与土地是天然的关系,融为一体的关系,但在市场经济里,这对关系变得复杂冲突了起来。商品化生产中,种粮成本不断加大,而粮食价格却不断走低,农民种粮没有收益,只好选择放弃种粮。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大量土地荒芜,农民与土地脱离,成为农民工。这种矛盾继续下去,得不到缓解和解决,必将带来土地的危机,也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品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那就是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很重要,保住种粮人更重要。没有了种粮人,就没有了中国饭碗。第五章“大国粮仓”则把故事延伸到国家粮食储备安全方向,突出了传统的“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思想向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升华。作品这几个部分相对独立且互为关系,形成严密的逻辑,形成关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整体而实在的思考,推动着作品主题向着时代精神的高地精进。

     

      书写了一大批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伟大贡献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饭碗》最为华彩的篇章是写出了一大批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手里的农业科学家,塑造了他们的报告文学形象,突出了他们身上那种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英模的品质,写出他们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良知,写出他们作为民族脊梁的悲壮与崇高。当年,王震将军带着十万官兵把北大荒改造成北大仓。他们这一代人过去了,但他们的英雄业绩却永远留在共和国创业史上,让每一代中国人都敬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形象在作品里顶天立地,是我们最需要感谢的民族大英雄。他从新中国最艰苦的年代开始到改革开放年代,全身心地投入水稻育种事业,靠着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培育水稻高产稳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养活了无数的中国人,为端牢中国的饭碗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小麦育种方面,李振声是具有划时代贡献的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他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刘秉华埋头在中国小麦主产区中原地区,像陈景润那样研究二十年,选育出矮败小麦,创立了“矮败小麦创制与高效育种体系”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淮麦区的育种专家茹振钢,培育出命名为“百农矮抗58”的高产多抗小麦品种,被业界称为“我国近三十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小麦品种”。多年来,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共培育推广二十多个小麦新品种,帮助一百多万农民脱贫致富。玉米育种方面,老一辈专家有“杂交玉米之父”的吴绍骙,而新一代最具传奇性育种专家要数李登海。事实上,他是个真正的农民,只在莱阳农学院进修过一年。靠着一股与美国农民华莱士比拼的风发意气闯进了玉米育种业。从此,科学工作的苦寂和孤独一直伴随着他度过了几乎看不到胜利之光的漫长岁月。他以超强的耐力和韧性,在十二分之一成功率中成为幸运者——选育出第一个突破我国玉米纪录的杂交品种“掖单2号”。以后又育出了“掖单13号”,是我国第一个亩产突破一千公斤的夏小麦,创造了夏小麦的世界高产纪录。大豆强国的追梦人孙寰的事迹非常感人。他回国开始进行大豆杂交育种研究时,已经四十四岁了。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振兴中国大豆的梦想,他于1993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A和同型保持系OB,为大豆杂交种优势利用打开了突破口。而他的另一个世界第一则是在他63岁时拿到的。这一年,他培育出“杂交豆1号”比常规品种增产二成以上,是中国和世界第一个可供商业化生产应用的大豆杂交品种。如今,他已年过八旬,还在大豆田里忙碌。另一个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埋在大豆田里的追梦人叫李艳华。这位20世纪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在东北黑土地上农业生态实验站不计个人得失工作了十三年,终于培育出第一个大豆品种“东生1号”,受到豆农的欢迎。她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金豆娘娘”。实际上,她常年在豆地里搞科研,风吹日晒,穿戴也不讲究,根本没有一点“娘娘”的样子。外国专家来向她取经,就是找不到她,只看见一个在大豆地里埋头工作的农家妇女。也许,这才是她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色和与众不同的风采。李艳华这个人物写得特别感人。

     

      接中国现实的“民生”地气,推动报告文学的思想进步 

      读《中国饭碗》,会注意到作品的几个特别之处,一是深沉的忧患意识。作品把“中国饭碗”放到世界政治格局大调整大变化的背景下去考察,发现要端牢“中国饭碗”并不件容易的事情。随时随地都有风险,不知不觉就陷入风险。如控制世界粮食生产和经营的四大粮食财团,一直对“中国饭碗”虎视眈眈,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化解粮食安全的风险,保证粮食安全,保证中国饭碗端的是中国人的饭。这方面,作品站得高,看得深,想得远。二是思想家的品质。作家从中国人的“吃饭”入手,深入思考“中国饭碗”问题,展开了中国新时代“民生”的思想,找到了“饭碗”与“民生”的关系,建立了完整的“中国饭碗”的思想逻辑,并形成独有的“饭碗”文化。三是作品思想内涵中的“民生”之魂,推动中国报告文学的思想进步。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承担着文学反映现实的主力军作用,特别需要创新与突破,而走向“民生”就是创新突破的方向。《中国饭碗》就是这个方向的代表性作品。

     

      (作者:张陵,系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评论家) 

      丰收收获 图片选自《中国饭碗》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