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从《山海情》看真实精彩的中国
    发表时间:2021-03-16 来源:解放日报

    游昀之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优秀主旋律文艺作品《山海情》讲述把“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精彩的中国故事,很好地实现了接地气、抓人心的效果。

     

      恰到好处链接历史与当下

      《山海情》以真实的历史为基底,讲述了发生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一段移民脱贫故事。人们被剧中平凡的故事和人物感动着、吸引着,跟随情节哭着、笑着、激动着、幸福着……观众之间互相推荐、交流感想;不少自媒体也有感而发,推出了多个角度的文章。

      如果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山海情》的成功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一方面,这是一部正剧,描写的是贫困山村的脱贫故事,虽然其中对一些人物的刻画以及生活细节的展现时常让人开怀,但娱乐性不是其主要目标;另一方面,故事风格、画面、语言、化装都“土味”十足,充满年代感的朴素着装以及带着高原红的脸庞、干裂的嘴唇,完全体现不出明星的容貌优势。

      那么,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一是尊重历史、贴近现实。

      《山海情》故事发生的起始时间距离现在不过30年,但这30年是中国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段。讲述这样的故事,必须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尽可能还原历史风貌与发展历程。

      尽管作品对原型的事迹进行了艺术的整合与再加工,但没有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的主要脉络、关键节点、真人真事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恰到好处地链接历史与当下,就可以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产生立足现实、回看历史的感受,从而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去怀旧与追忆,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去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大历史与小人物的命运结合中,最终使人不禁感叹“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是讲好故事、弘扬精神。

      故事讲得好不好,是文艺作品成败的关键。《山海情》用短短23集的容量讲述一个大故事,剧情节奏非常紧凑,每一集的矛盾冲突、情节转折都引人入胜。更为可贵的是,在不算长的作品中,刻画了多位个性鲜明、生动鲜活且立得住、走得出的形象。

      《山海情》不仅讲述中国故事,而且进一步弘扬了中国精神。整部作品贯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演绎了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勇于奉献、勇于奋斗的精神特质。

      三是揭示道理、传递价值。

      摘掉“贫穷”的帽子不是偶然的,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山海情》以生动的艺术语言揭示出了这一奇迹背后的逻辑。

      西海固号称“苦瘠甲天下”,人民曾经的困苦可想而知。从剧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让当地人民过上好日子依靠的是中央顶层设计、地方精准施策、科技有力支撑、基层积极落地、人民大力配合等多要素、全方位的系统合力。这个庞大的系统要有效运转起来,需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归根结底,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全剧没有填鸭式的硬性灌输,却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梳理历史脉络不难发现,优秀文艺作品始终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文艺作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在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文武两个战线。要战胜敌人,不仅要依靠军队这条武战线,而且要依靠以革命文艺为代表的文化战线。

      延安时期涌现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等,既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又积极引导和教育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民众,宣传了革命,启迪了民智,成为一个时代的文艺经典与集体记忆。

      文艺作品是传统民间教育的朴素手段。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诗歌、戏曲等,在系统教育普及性较低的社会条件下,承担着民间教育的重要功能。《赵氏孤儿》《狸猫换主》《牡丹亭》《西厢记》等戏曲作品传唱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其中蕴含忠诚、感恩、大义等精神品格。

      文艺作品是文化传播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优秀文艺作品是文化传播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够成为不朽经典,正是因为它们将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研究历史、民俗、文化的样本。

     

      思想精深 艺术精湛 制作精良

      既然思想教育意蕴是文艺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怎样的共性特征呢?

      第一,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灵魂。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创作者试图通过特定表达方式来传递思想、信念、信仰、理想、观点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高级沟通方式。

      文艺精品通常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特征,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却也并非完全等同。其中,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一部作品是通俗还是低俗、是欲望还是希望、是感官娱乐还是精神愉悦,往往由作品的思想性决定。这通常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创作者经历充实内在、厚积薄发、精益求精的创作历程而展现出来的,是创作态度与创作质量的综合体现。

      第二,教育性是文艺作品的价值。

      鲁迅认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改造精神世界、建立精神家园,正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体现。

      从教育场域和施教主体来看,文艺作品属于社会教育的一种方式,应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赏、寓教于思。比如,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要能够还原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英雄人物题材的文艺作品,要能够激发人们对高尚道德的追求;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要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

      探讨文艺作品的教育性,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即偶像文化。偶像文化有其存在的意义,但也不乏因偶像文化而产生的问题、纷争甚至是悲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文艺作品创作必须关注社会效益,尤其不可忽视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第三,人民性是文艺作品的归宿。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人民中汲取营养,反映人民的需求,为民鼓与呼,为民和与歌。“人民”本身是一个政治学概念,离开特定的国家、制度谈人民性是不成立的。

      文艺不是世外桃源,不是无本之木。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产生于所处的时代,反映世事、民情,并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服务。在和平年代,它是推动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力量;在战争年代,它是团结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武器。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土壤的文艺作品,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归宿,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

      (作者为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游昀之工作室主持人)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