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飞越宇宙 探索未知
    发表时间:2020-12-01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丁乔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浩瀚宇宙是否有穷尽?宇宙世界中究竟有什么?这些问题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而对于爱“做梦”的电影人而言,宇宙则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用镜头讲故事的人们,从未停止对太空世界的想象。他们那些飞越宇宙的梦,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太空探索故事。

     

      飞向宇宙的探路者

      提到宇航员的故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阿姆斯特朗,他是世界登月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指挥“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他通过电波发回了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位探路者的故事,成了许多影人关注的焦点。

      2018年,美国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将阿姆斯特朗的故事搬上银幕。他执导的《登月第一人》,用一种相对隐忍又充满张力的风格,细腻地展现了阿姆斯特朗的一生。威尼斯金狮奖提名、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这两大奖项的认可,充分说明了这部作品的分量。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坚韧、隐忍甚至有些悲壮色彩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双望向月球的眼睛,特别是在他失去战友和女儿的背景下,显得那么珍贵和悲壮。《登月第一人》没有强调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意义,更多地关注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完成不平凡使命时内心的挣扎与坚持。当所有音乐消失,阿姆斯特朗把女儿的手链放在月球空荡荡的土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了梦想和事业付出一切的英雄父亲。

      2019年,托德·道格拉斯·米勒以同样题材拍摄了纪录片《阿波罗11号》。整部影片使用了当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罗计划”中留下的一手胶片素材,经过修复、还原、筛选和剪辑,最终呈现了登月计划的整个过程。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叙事是最有力的,那一定是事实本身的力量。这也使得该片虽然看似平淡,却有一种来自真实的震撼。得知影片每个镜头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后,奇迹二字自然就会浮现在观众脑海中。这种奇迹,属于科学、指向未知,拥有一种超越国界的震撼感。

      除了“阿波罗计划”,人类飞向宇宙的故事源源不断。2013年—2017年,俄罗斯导演德米特里·基谢廖夫拍摄了俄罗斯的“太空三部曲”:《搏击太空》《天际行者》和《太空救援》。这些影片不仅聚焦了人类成功的探索,还记录了俄罗斯太空飞行史上那些危险的瞬间。这些影片让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对太空的探索,是壮举,更是冒险。人类每一次迈向未知的步伐,都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常常面临死亡的威胁。

      同样精彩的,还有美国影片《阿波罗13号》、印度影片《曼加号任务》等。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虽然渺小,却从未移开仰望星空的目光。这便是众多探路者向我们展示的英雄故事。

     

      浩瀚宇宙的幻想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是众多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如果说《登月第一人》和《阿波罗11号》是关于过去探索的叙述,那么《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以及《星际迷航》系列影片等,则充满了人类对于宇宙和未来的幻想。

      平心而论,虽然坊间褒贬不一,《地心引力》的整体架构并未脱离此类题材常规的套路:探险、遇险、男女主人公相互扶持并互生情愫,以及人类在面对浩瀚宇宙时产生的对自我和存在的思考。与其说这是一部叙述人类探索宇宙世界的作品,倒不如说,这是人类借助宇宙的视角完成的一次对自身存在的探讨。就像片名《地心引力》那样,离开地球的两个人是失重的,而二人在宇宙中漂浮、无法返回飞船的历程,更像是一次孤独、无所依傍的旅程。这份失重因为宇宙的存在,更像是对人类无处安放的孤独的一种具象化表现。

      如果说《地心引力》中的宇宙是哲学化的,那么克里斯托弗·诺兰镜头下的宇宙,则拥有更浓郁的科学味道。《星际穿越》延续了诺兰一贯的风格,全片贯穿着芜杂又条理分明的物理学理论。事实上,《星际穿越》是基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一书的理论成果架构的,就像每一部诺兰的影片一样,“烧脑”内容对观众的智商提出了极大挑战。

      黑洞、虫洞、时间机器……似乎从《黑客帝国》开始,严谨的理论逻辑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便成了好莱坞科幻题材影片的常规套路。《星际穿越》就是这样一部让你能看得懂情节,但又很难完全看明白的影片。把抽象理论具象成图像语言,再架构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这种屡试不爽的电影拍摄手法,让整部影片充满了科学魅力。在“英雄拯救人类”这样常规的主题后,科学的入场无疑让整部影片呈现出强烈的未来感。人性的魅力和现代科学的魅力相互呼应,而这正是《星际穿越》此类影片的过人之处。

     

      中国人的飞天梦

      无论《登月第一人》还是《星际穿越》,说到底,都是好莱坞对宇宙的想象。它们虽然精彩,但终究是他国人眼中的太空故事。在飞天这个主题的探索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精彩诠释。

      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在华语电影市场彻底火了一把。《流浪地球》无疑是经典的,特别是在科幻题材的领域里更是具有它独特的分量。如前所述,除了叙述历史外,文艺作品中对宇宙的描绘大多都是在讲述人类自身的命运和未来。如果地球毁灭,哪里能成为人类的归宿?《流浪地球》所探讨的,亦是人类未来命运的问题。

      刘慈欣的原著给《流浪地球》提供了一个非常坚硬的故事内核。无论是从理论依据还是故事格局来看,《流浪地球》都十分扎实。在这个故事里,地球变得渺小,而人类要成为地球“母亲”的拯救者。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伦理设定。更为有趣的是,在影片中,“人类”这个概念超越了国界。当地球危在旦夕时,人类需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流浪地球》给出了一个超越国界的概念,片中的英雄是全人类。

      面对余下一半人口的地球,《复仇者联盟》的想象是“建立平衡的世界”,而在《流浪地球》里,则有保留人类火种的意味。在这里,活下来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活在过去”,活在地球还正常运转的时候,活在自己的历史和乡愁中,活在“回家”的希望里。为了这个希望,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地球的“流浪”。

      《流浪地球》中弥漫着乡愁的味道。“流浪”是为了“回家”,这似乎也是很多人对于“飞天”的理解。无论地球在哪里,人类的“家”,永远在自己心里。“回家”的希望会在黑暗宇宙的漫漫长夜中,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丁乔)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