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延安的歌声
    发表时间:2021-09-09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杜善国

     

      当深夜的黑暗被黎明的利剑悄然斩断,晨风轻拂像海浪似的群山,一轮红日跃出清波荡漾的延河,把延安城照得通亮。聚在山梁上的人们敞开洪亮的嗓子,昂首唱起信天游:“宝塔山山高高,延河水水清清,信天游唱了一年又一年,咱百姓年年都唱朗格格的东方红……”

      人在歌中,歌在耳畔。一首首高亢的歌曲,一段段熟悉的旋律,在岁月打磨、情感交融之间,时而粗犷豪迈,时而浑厚凝重,时而丰润细腻,让人们的情感起伏跌宕。

      

      永不停歇的歌声里,承载着记忆,刻录着历史。

      1935年9月,永坪镇的上空,鼓声激越、锣声响亮。笑逐颜开的百姓们手持红色花杆上下翻飞,歌声飞扬:“一杆杆红旗空中飘,红二十五军上来了,来到陕甘洛河川,劳动百姓好喜欢……”在激昂的旋律中,转战四省的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率领的西北红军在永坪镇胜利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千里之外,毛泽东在甘肃哈达铺会议上高兴地说,那里就是目的地,我们要振奋精神,北上抗日,到陕北去。一个多月之后,从江西于都出发的中央红军,历尽千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衣衫褴褛却高举红旗、精神抖擞地抵达吴起镇。

      从此,红色成了延安的主色调。这里随处都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遍地可见“工农民主政府”的牌子,欢天喜地的群众送粮送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形成了川流不息的支前大军。一曲信天游唱得红军战士心头暖:“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延安人民的歌声和内心深处清凌凌的情感,在清风里传送,汇成拥军支前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在延安这块土地上走向新生。

      1936年2月20日晚,黄河上的一声枪响,拉开了红军东征战役的序幕。血与火的斗争,催生了一首标志性的歌曲。陕西省延川县红军东征革命纪念馆的墙上,印刻着由陆定一作词的《红军东征歌》:“密云遮星光,万船乱梭飞,黄河渡过民族英雄们,摩拳擦掌杀气高,我们铁的红军……”红军将士唱着这首用陕北特有曲调谱写的歌曲,冲锋陷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旭日东升的清晨到夕阳西下的黄昏,甚至在月朗星稀的夜晚,皱褶横亘的黄土高原总有歌声飞扬。一首《到敌人后方去》,把战略思想、战术行动、战斗任务、战斗目的,唱得清晰明白;一首《游击队歌》,唱出了游击队员的机警灵敏和英勇善战;一首《反法西斯进行曲》,蘸着炮火烽烟而写,迎着枪林弹雨而唱……一首接着一首的军歌响彻延安,寄托着将士们的热血豪情。

      延安是救亡歌咏运动的大舞台,也是抗战歌曲的发源地。

      “为了抗日救国,我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1937年8月,在《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的雄壮声音中,红军将士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

      渴望“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公木,选择用歌咏的方式去战斗。多少个白天黑夜,他坐在昏暗窑洞里,思绪却飞越到前方,诗情迸发、文思泉涌,最终创作出《八路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关头》……延安涌现的众多抗战歌曲,旋律铿锵有力、气魄雄健,节奏豪迈壮阔、果敢振奋,似金戈铁马,如暴风疾雨,像黄河在壶口翻卷着狂涛和怒吼,响彻在军营、学校、乡村、田野上,唤起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嘹亮号角。

      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第一次奏响,便获得了如潮水般掌声。它以激越壮美的旋律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民族的怒吼、抗战的怒吼随着歌曲的传播响彻中华大地,无数热血民众唱着“风在吼,马在叫”奔赴抗日战争的前线,浴血奋战,驱逐残暴的敌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风雨如晦。正当革命青年报国无门之时,从延安的土地上飞出了一个民谣:“歌声响,号声亮,万人黄河大合唱;吃小米,住窑洞,大家都唱延安颂……”

      青春与歌声相遇,让“有声”的延安成为许多歌者心仪的圣地。1937年金秋,朝鲜青年郑律成在爱国人士李公朴的资助下,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抵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的他,仿佛挣脱了多年束缚在身上的绳索,由衷的欢欣油然而生。几乎就在同一时间,19岁的女诗人莫耶也加入了这个“歌声和着歌声、歌声引着歌声”的群体。两个年轻人同感革命激情,一改忧郁的呻吟、苦闷的呐喊风格,怀着对延安无比崇敬和无限热爱,联袂创作了深情大气的《延安颂》:“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这首歌一经问世便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它唱响了中华儿女抗战动员的同心曲,也为国内外了解延安打开了一扇窗。无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唱着《延安颂》,在黑暗中选择光明,冒着被国民党军队封锁、绑架和杀头的凶险,一路豪情澎湃,冲破艰难险阻,奔赴心中的圣地,加入“没有薪饷的军队”。从西安到延安八百里蜿蜒起伏的山路,成了他们用汗水和鲜血铺成的“信仰之路”,汇成一道气势磅礴的时代大潮:“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当时的延安,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为什么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让他们拿出奔向太阳的勇毅?摄影家吴印咸的答案是“延安乃理想所在”,文学家丁玲的答案是“这是乐园”,而陕北老百姓用动听的歌声唱出心中的答案:“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一首永远在历史天空中回荡的信天游,袒露着延安群众的心声。

      土地贫瘠的延安,曾十年九旱,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之下,匪祸纷至,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曲《西北风》道出当时百姓的凄楚:“三个围围两个空,一个不空放些土灰尘;三个箱箱两个空,一个不空放些苦菜根……”

      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让延安百姓有田种、有饭吃,翻身做主人。新旧对照,欢欣鼓舞的百姓们从心底唱出:“红格丹丹的太阳蓝格莹莹的天,共产党领导咱把身翻。绵土坡坡上种西瓜,甜不过个民主自当家……”从荒芜到繁盛,从披枷带锁到自由解放,让自小练就“揽羊嗓子回牛声”的贫苦农民李有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有感而发编了一首歌:“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穷苦人翻身当了家,毛主席领导咱闹革命,昔日牛马坐天下。”

      1943年8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对蒋介石污蔑我党的反动言论作出回击。正在晋察冀边区宣传抗日的19岁共产党员曹火星,看到此社论后备受感染,一个鲜明的主题在脑海中涌现,一曲滚烫的旋律在心中燃烧。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他完成了传世之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歌名之中的“新”字,是毛泽东同志专门加上去的。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激情四溢的歌曲,迅速在偏僻的小山村传唱起来,继而又“飞”向各个抗日根据地。乘着歌声的翅膀,人民群众回望旧中国,感悟到“一党诞生神州兴”的真谛。

      喜庆以歌,耕战以鼓,“信天游”粗犷快意,“蓝花花”悠扬柔美,纯朴热情的乡俗和独特的民间艺术,构成延安音乐丰富而又神秘的个性。在众声唱和的歌声里,那首《南泥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清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让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党带领根据地军民,决心自力更生,开荒种田。于是,延水河畔,杜甫川上,南泥湾里,到处荡漾着《开荒歌》:“开荒,开荒,向荒山要粮,困难脚下踩,保卫边区,保卫党……”

      359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19岁的贺敬之血气方刚,一气呵成写就《南泥湾》歌词。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激情澎湃。他汲取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为其作曲,又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从此,这首向劳动致敬、为奋斗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家喻户晓,舞得喜气洋洋,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

      岁月流金,精神永存。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这个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早已告别贫困,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园。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