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芦荡火种沙家浜
    发表时间:2020-07-31 来源:解放军报

    许国华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一部京剧《沙家浜》,让江苏常熟的沙家浜闻名遐迩,也使“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的故事广为流传。

      “北有青纱帐,南有芦苇荡”,水乡泽国的芦苇荡,和北方漫无边际的青纱帐一样,既是保护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抗战的天然屏障,也是“游击健儿逞英豪”的战场。如今,抗战泣血的岁月已经远去,硝烟带不走的芦苇荡依然满目青翠,诉说着那段“染上战斗的火光”的岁月。

      今年,我再次走进沙家浜,去追寻抗战的红色印记,重温那段不屈的峥嵘历史。

      眼前的芦苇荡正是“沙家浜”的原型,河浜纵横,芦苇密布。站在这方绿苇遍布的土地上,放眼望去,芦荡浩浩,苇草青青,一望无际。那层层叠叠的芦苇荡,像一座座小山似的盘亘在水面上,似有千军万马藏匿其间,布下了无数个“芦苇阵”。舟行荡中,水道曲折多变,七拐八弯,忽暗忽明,神秘幽深,如入迷宫,难怪当年日伪屡屡“扫荡”“清剿”失败。这漫无边际的芦苇荡,处处隐藏着的新四军敌后抗战的“芦荡火种”。

      这里水道曲折,宽窄不一,一条条水道在布满灌木的滩地前岔开,两旁密密匝匝的芦苇高高耸立。芦苇起舞,水鸟婉啼,宛如一幅野趣横生的画卷。

      如此田园诗意,如此风景如画,谁曾料想这个碧水青苇的地方,竟是曾与日寇斗智斗勇的战场。当年,负伤的新四军战士在阳澄湖畔养伤,等待再次奔赴沙场。他们利用芦苇荡形成的天然屏障为地利优势,在地方党组织和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人民群众掩护下,与敌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曲鱼水情深的英雄赞歌,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随着瞻仰的人群,我走进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场的过道两侧,矗立着18根造型各异的抽象柱雕,象征着京剧《沙家浜》中的18棵青松。主体群雕“军民鱼水情”,正面雕塑的是《沙家浜》中郭建光、阿庆嫂的形象,两侧锻铜浮雕表现的是当年新四军将士在江南水乡的战斗情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芦苇荡抗战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唱红大江南北,沙家浜从此声名远播,剧中塑造的郭建光、阿庆嫂等人物形象,更是家喻户晓。

      但凡来到沙家浜的人,都要看一看阿庆嫂开的春来茶馆。黑漆金匾的茶馆,临水而筑,粉墙黛瓦的小屋,古色古香。走进茶馆,一切都是当年的样子:八仙桌、七星灶、铜壶、水缸、灶台、风箱……这些久违的老物品,让人眼前一亮。

      我忍不住上去摸一摸七星灶,提一提大铜壶,看一看胡传魁躲藏的大水缸,坐一坐前厅的八仙桌,耳畔传来了京剧《沙家浜》阿庆嫂“智斗”唱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想当年,阿庆嫂就在这茶馆与敌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让敌人深叹:“这个女人不寻常。”

      这个“不寻常”的女人,其实是当时千千万万“寻常”女人的缩影。据资料介绍,阿庆嫂的原型之一是抗日英烈陈关林的妻子陈二妹。她利用开设茶馆作掩护,为新四军接头联络、传送情报,茶馆成了江南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个重要联络点。剧中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就是新四军的三位抗战英雄——郭曦晨、李建模和夏光,各取他们名字中一个字组合而成的。

      走过江南风韵的横泾老街,登过硝烟散尽的烽火碉堡,看过影视剧场的实景演出,不知不觉间我又回到了纪念馆入口处的“沙家浜”碑亭。“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照壁,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添历史厚重感。远处“勿忘历史、砥砺前行”的红色大字,在青纱绿水的意境中,格外鲜红醒目。

    网站编辑:赵丹阳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