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卢沟晓月圆
    发表时间:2020-07-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长虹万丈跨卢沟,胜地流传七百秋。桥上睡师今渐醒,似知匕首已临头。”

      这是王冷斋组诗《卢沟桥事变纪事诗》中的一首。王冷斋何许人也?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制“卢沟桥事变”时,王冷斋正是宛平县长,他用一组七言绝句记录下事变的始末与个人的心情。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卢沟石桥上时,仍对石桥上造型各异的狮子赞不绝口。若论卢沟石桥的历史,它已不止“流传七百秋”。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渡口即是通往华北平原的南北要津,曾有木桥架设在永定河上。金建中都(今北京)后,于大定廿九年(1189年)营建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完工,距今已有828年历史,石桥完工时,它的名字还不是卢沟桥,而被称为广利桥。

      探索北京城的生命印记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卢沟桥与北京城的关系曾有以下精辟解说:“卢沟桥即是北京城在历史上开始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时才有可能完成的一大建筑,同时它也就给自古以来的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留下了一个极为可贵的标志,它和北京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

      卢沟桥日后更一度成为北京城的标志而名扬海外。元代来华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描述过卢沟石桥,以至在西方它被称为马可波罗桥。他盛赞卢沟石桥“也许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大石桥”,他也用“气贯如虹”来形容石桥。

      近代,随着铁路在中国的兴建,在永定河上修起了卢沟铁桥,铁桥与石桥平行,是由北平(当时北京称北平)到汉口的平汉铁路用桥。平汉铁路是北平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而它又必经卢沟铁桥,一旦失守,北平便成了孤城。在卢沟桥事变中,石桥上曾发生战斗,但并未对石桥整体造成严重损伤,是以我们今日仍可领略它历八百春秋而不灭的风采。在卢沟铁桥上,中日双方发生了激烈战斗,铁桥三度失于敌手,而又三度复得。

      卢沟石桥桥头坐落着宛平城。日军企图强力进入宛平城,中国军民奋力抵抗,日军未能强入。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第二天北平沦陷,驻守卢沟桥的军队也撤出了。王冷斋在诗中记录了自己的心情:“与城愧未共存亡,人庆更生我独伤。国步方艰应有待,此身终合向沙场。”诗后自作的小注中,王冷斋自述守城二十多天虽屡逢危难,但竟能不死,有人为此感到庆幸,而他却认为自己不能与城共存亡,实是不幸也。

      王冷斋随军撤出后,在军中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局的看法。在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同胞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王冷斋写下了《卢沟桥事变纪事诗》的最后一首:“延安奋臂起高呼,合力前驱原执殳。亿万人心同激愤,山河保障定无虞。”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从此算起,中华民族历经八年浴血奋战,而从九一八事变算起,中华民族经历十四年抗战,终于战胜敌寇,使山河无虞。

      回到当年的历史现场,古迹与新景交融在眼前。卢沟铁桥,始建于1898年,1988年对原铆梁进行全部更换,现在它是京广铁路上的一座桥。卢沟晓月,古燕京八景之一,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咏月的诗篇,这美好的景致曾一度消失,在南水入京与永定河生态整治后,它又重现在世人眼前。

      卢沟晓月圆,这一轮明月中,有我们许多向往。(陈彧之)

    网站编辑:赵丹阳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