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文明新风拂润百姓心底——西宁市城中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1-01-29 来源:西宁文明网

      2020年,城中区精神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文明新风劲吹中区大地,辖区居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用理论武装头脑,增进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区委书记任文明委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文明办主任。

      

      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以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以“三会一课”为载体,以抓住“关键少数”、覆盖绝大多数为原则,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制定印发了《城中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2020年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向各中心组成员和基层党组织购买配发学习书籍800余册,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28次,专题辅导13次,交流研讨9次,组织开展《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读书班4期。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到联点村(社区)开展下基层宣讲,采取短小、灵活、丰富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接地气、冒热气地讲政策、说问题,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新热潮,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巩固创城成果 增进民生福祉 

      紧紧围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秉承“创建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认真落实创建工作任务,保持创城工作常态长效。坚持为辖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总投资48.97亿元,实施8大类2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总量的85%。续建的4970套2019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基本完工,总投资2.38亿元的5077套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

      

      深化拓展“红色物业、幸福楼院”服务项目,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积极为辖区居民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推广。打造完成6处“口袋公园”,优化调整7处精品绿地布局,营造10条主要道路“一街一品”花街景观。新增设市民中心北侧、浙江街等9个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26个,方便居民群众出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累计投资1600万元,持续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核查南川河、湟水河(城中段)入河排污口状况,引进第三方机构定期管护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旱厕改造2255座。

      

      加大市场及餐饮单位检查整治力度,出动检查执法人员920(次),检查辖区各类经营主体2285余户(次)。每月底组织辖区文明单位、联点单位职工、街镇、社区工作人员等800余人深入街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

      

      对市民乱扔乱倒垃圾、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乱张贴、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对辖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进行清洁,广泛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助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健全街长制长效机制,督导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健全完善“配套设施完备,机械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现代立体全覆盖保洁模式,着力营造整洁靓丽、管理有序、宜居舒适的城区环境。随着创建氛围日渐浓厚,创建领域不断拓展,城乡面貌和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深化文明实践 浸润百姓生活 

      依托64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坚持从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出发,推行“讲、帮、移、乐、评”五字服务法,常态化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500余次。

      

      累计发布志愿服务清单1500余张,对接群众需求700余个,受惠群众达7万余人。组建蒲公英宣讲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260余场(次),辐射党员、群众3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时间银行”互助式志愿服务,倡导老年人积极加入“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养老模式,招募“时间银行”志愿者180余人,共存入志愿服务时间1700余小时,受益老人400余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深扎根在辖区居民群众心中。

      

      “爱老幸福食堂•中央厨房”每日最大配送规模达到1400人次。实施“邻里牵手”工程,及时收集民情、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组建微信群327个,覆盖辖区9万余户家庭近27万余名群众,覆盖率达73%,用心用情用力把党在身边、政府在身边、民警在身边的治理红利送进寻常百姓家。

      

      城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瑞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确定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现场推进会观摩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效显著,精神文明报、人民网、青海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并推送至“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选树先进典型 引领道德风尚 

      精心选树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激励人们崇德向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评选活动,创建五星级文明户8800余户,创建省、市、区三级文明单位78家,文明村镇(社区)38个,创建绿色家庭示范户125户,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30人,战疫最美家庭41人。

      

      举办城中区第九届“凡人善举•感动中区”道德模范暨202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典礼,表彰24名道德模范、5户五星级文明标兵户、5名优秀志愿者、5名先进基层工作者、5名最美退役军人和10名抗疫工作先进个人,广泛选树先进典型,用模范的力量引导全区干部群众见贤思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

      

     

      深化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新风 

      认真贯彻落实《开展移风易俗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提倡摒弃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

      

      各村根据村情实际,制定好记管用的村规民约,建立“四会”,建立“移风易俗承诺书”“操办婚庆(丧葬)事宜报告表”“操办婚庆(丧葬)事宜办结情况表”等制度,对红白事范围、规模、礼金予以上限限制,平均每宗红白事花费可减少3000—5000元。

      

      明确申请、受理、审查、帮办、归档等一系列流程规范,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对不按规定操办红白事的家庭进行惩戒,对好的做法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主动遵守相关规定。开展“邻里互助弘扬移风易俗”“移风易俗 绿色清明”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成效显著,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来源:城中区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