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马院
    百年百地正青春 湘大学子为建党百周年献上原创思政短视频大礼
    发表时间:2021-04-29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揭牌仪式现场。王成奇摄
      
      揭牌仪式现场。王成奇摄
      
      

      人民网长沙4月27日电 27日上午,全国首档大学生原创百集思政短视频《“百年百地正青春”大学生思政微讲述》上线仪式暨“湖南省大学生网络视听创作传播与运营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湖南省湘潭大学举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湘潭大学持续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率先推出国内高校首部“建党百年”主题大学生原创百集思政短视频,为庆祝党的百岁华诞献上一份特别贺礼。

     

      大学生原创百集短视频 献礼建党百周年庆典 

      《“百年百地正青春”大学生思政微讲述》是在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指导下,并联动湖南省内外高校,由湘潭大学、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策划推出的全国首档大学生原创百集思政短视频。据了解,该系列作品均由大学生“自创、自编、自讲”完成,由湘潭大学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组成联合导师团队进行创作指导,湖南省内外相关高校共同参与联合摄制,共计100集。

      湘潭大学青年学生及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伙伴们”,通过“红色研学+融合传播”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建党百年”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个地点,进行“实地红色打卡”或“在线红色打卡”,并以新时代大学生的视角,撰写一篇台本、讲述一个故事、分享一段理论,最终摄制成一部短视频。

      据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小军介绍,系列作品是湘潭大学在思政教育改革上进行的创新探索,旨在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郁氛围,助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作品整体强调思想性、共鸣感和传播力,力求“红色研学”与“融合传播”的有机结合。

     

      青年视角讲述红色故事 创新思政教育新形式 

      自2020年7月起,湘潭大学就开始面向学生发起该系列作品的创作,将其与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鼓励大学生们通过融媒体手段讲中国故事、红色故事、青春故事、时代故事。会上,《几纸情书藏墙中》《又见最可爱的他》《三道拱门》等头3集内容首发,指导老师代表和主创学生代表也进行了创作分享。

      据了解,百集短视频,不仅包括建党百年“南湖红船再破浪”的红色力量、伟人故里“韶山薪火永燎原”的豪情壮志,还同学少年在“橘子洲畔”的创新胆略和武汉“春天里的那首诗”唤出无数我辈后来人的蓬勃生机。不仅如此,作品在讲述每个党史故事同时,还切实融入“时代感”,在每集视频末端设置一段“30秒读懂现在的它”的固定环节,生动介绍各地域或事件于“当下”的风采风貌、内涵意义。

      据了解,本次三集内容首发刊播后,其余作品也将陆续上线。百集作品的最终台本文案和指导教案,还将汇编成册出版发行,以更好地力推思政教育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主动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创新教育形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湘潭大学党委书记黄云清表示,湘潭学校将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进一步凝练红色育人特色、强化思政育人实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合作共建研究基地 力推大学生创作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由湘潭大学、湖南教育电视台和明和集团共建的“湖南省大学生网络视听创作传播与运营研究基地”在三方领导的合力下同步揭牌。据了解,该基地的共建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主动服务“三高四新”现代化新湖南战略,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多元共建的模式搭建新型育人平台,有望切实推进高校在思政教育改革、红色文化传播、融媒体产业探索等方面的发展。”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赵猛表示,在融媒体人才培养上,高校学科教育乃至整个育人工程,都必须“融入时代”“面向社会”,并坚持“立德树人”“引导风向”。“用好湖南的红色资源,发扬革命传统,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全省教育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徐伟表示,此次仪式不仅体现了湘潭大学在思政教育改革上进行的创新探索,有力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浓郁氛围,同时也展现了湘大青年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综合素养。徐伟还表示,湘潭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大学,要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探索“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力争推出一大批优质成果和可推广复制的经验模式。(胡子逸 王成奇)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