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马院
    上海大学马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青苗工程”
    发表时间:2020-07-31 来源:党建网

      党建网讯 日前,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青苗工程暨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夏令营”在网络会议举行。来自全国37所高校50多位同学相聚在红色七月。

      开幕式由副院长高立伟教授主持,院长孙伟平教授出席并致开幕词。孙伟平从上海大学的办学历史出发,介绍了上海大学的红色传统,并就学院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中国化研究、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学员代表方少威、夏令营指导员艾慧副教授分别作了发言。艾慧鼓励营员们积极参与本次夏令营的每一次师生交流,也期待大家能在夏令营活动中学有所获。

      夏令营活动既安排了多场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又设计出名师座谈、主题讨论、学员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第一场报告是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胡申生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胡申生教授带来的“传承红色基因,创建一流大学”主题报告。他从“新上海大学”“原上海大学”“老上海大学”三个概念出发,以六个方面、两句话来分别阐述上海大学的红色底蕴之源。胡教授表示,我们上海大学的师生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讲究使命担当,从政治性高度来看上海大学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性。他勉励即将报考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营员们同样也要有这种传承红色基因使命担当的大局意识。

      上海大学马院副院长邱仁富教授作了题为“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的专题报告。邱仁富首先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回答不同的时代问题,以及21世纪产生的新变化这两个问题引出“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回答什么问题”这一主题,继而谈到本次专题报告的核心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他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时代性、规范性、整体性以及实践性这五个方面,向大家详细讲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孙力教授为学员带来了题为“中国为社会主义贡献了什么?”专题报告。孙力在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中,带领学员们回顾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时代价值与文明意义,论证了中国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纪元。

      上海大学马院欧阳光明教授为学员作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想修养”专题报告。欧阳光明结合中国自身发展探索道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勉励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定信念的同时要志存高远,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四场讲座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角度各异、讲解透彻。讲座之后还安排学员与老师进行互动,师生就学员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夏令营特别安排了“学员论坛”板块,12位同学针对三个主题在会上依次轮流发言,专家针对其反馈逐一进行点评。整个交流环节氛围非常热烈、学员们的回答各有所长,充分调动了夏令营全体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问题探讨的兴趣和热情。在交流会后,同学们依旧兴致不减,在微信群组内继续针对“唯流量论”“消费主义”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马院党委书记刘绍学表示,夏令营的初心是整合学院优质资源,努力打造开放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挖掘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刘绍学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的两句话即“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寄语本届夏令营全体学员。他期望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在磨练中成长,接续前辈的奋斗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上海市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高原学科等学科平台,每年定期举办夏令营,面向全国招收优秀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不断培养具有时代担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人才,是上海大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以及“四史”学习教育在理论及形式上的开拓创新。

      (供稿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人:艾慧、黄丽娜)

    网站编辑:孙 梦雨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