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机关党建
    杨秀峰:当好人民的公仆
    发表时间:2020-07-09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

    刘颖

     

      无产阶级革命家杨秀峰,出生于河北迁安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早年赴法留学并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投笔从戎,由幽静的书斋踏上抗日征程,长期在晋冀豫根据地担任要职,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克己奉公、平易近人,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打成一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抗战艰难时期,为最大限度减轻人民负担,冀南行政公署多次下调生活津贴标准。杨秀峰以身作则,和根据地的干部一起节衣缩食,还严格要求自己亲属。1942年,他的儿子由敌占区被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孩子生日那天,工作人员设法找到了两斤面,包了一顿素饺子,想着让孩子吃顿好的。杨秀峰从外地检查工作回来,见到阔别的儿子非常高兴。但临吃饭时看到工作人员端来饺子,就马上问:“今天食堂都吃饺子吗?”当知道饺子是专门给自己儿子过生日包的后,他立即要求把饺子端走。家里人帮忙解释:“今天是孩子的生日,就让他吃了吧!”杨秀峰听到后,面色变得很严肃。他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身为党的负责干部,自己作出的规定自己不执行,家里的人都说不服,怎能说服群众?”最后,他还是坚持把饺子送给伤病员吃了。

      1949年下半年,河北省遭遇特大水灾,新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杨秀峰心急如焚。是时他已年过半百,但仍立即带着工作队深入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发动和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不到两个月,他跑遍了天津、唐山、沧县3个专区的17个县,共100多个重灾村。当时,很多县一过雨水季节就会进入潺期,既不能通车、又不能行船,当地人畜出不来,外面物资也进不去。杨秀峰就计算好时间,跟大家一起坐马车、扒犁、搭拉煤便车或者步行,亲自检查粮食的运输和储存情况,要求地方政府一定把粮食运够储足,让百姓宽心。在杨秀峰的艰苦工作和周密安排下,灾区没有出现二次灾害,灾情也得到了缓解。毛泽东和周恩来对此都大为称赞,毛泽东还赞扬杨秀峰是“救灾专家”。

      1951年春,杨秀峰带领工作组到邢台检查春耕生产情况,县上为欢迎他们,准备了一顿招待饭。看到桌上丰盛的饭菜,杨秀峰责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这是干什么?”县委的同志小声回答说,饭菜是为了欢迎工作组来指导工作。杨秀峰表情严肃地指出,欢迎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要采用这种吃饭喝酒来表示”。同时,他还苦口婆心教育他们:“你不知道国家现在还很困难吗?难道你不知道你们县还有多少贫困户连小米饭都吃不上吗?”县委的同志闻言十分惭愧。最后,杨秀峰让工作人员将这顿饭送给了县上的烈属,“拒吃招待饭”的消息也广为流传,之后工作组所到之处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曾有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杨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这是给我省各级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邓小平曾评价杨秀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他兼而有之。”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杨秀峰在工作和生活中甘当人民的公仆,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体察民情、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在新时代更好地坚守初心使命作出了榜样。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