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基层党建
    破解跨省际区域治理难,川甘青交界地区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一盘棋”
    发表时间:2021-10-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者按 

      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的涉藏州有阿坝、甘孜、甘南、果洛、玉树5个州。接壤四川的省际交界线东起阿坝州九寨沟县,西经若尔盖、阿坝、壤塘县,再跨州西进至甘孜州色达、甘孜、石渠县,绵延约1500公里。交界地区幅员广阔、地势交错,各地政策不一,缺少共建平台,工作联动乏力,治理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四川开展川甘青交界地区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行动,一个团结互助和谐的千里基层党建长廊正在这里生动呈现。

     

      创新组织设置联建联管 

      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的部分乡村,跨省际区域处理事务难、调解纠纷难、推动发展难,一度成为矛盾纠纷的多发区、社会治理的薄弱区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区。

      阿坝州、甘孜州主动对接,组织所属阿坝、若尔盖、壤塘、色达、石渠与甘肃、青海毗邻10县,在交界区域创新设置乡村联合党组织、草山药山交界处联合临时党支部,构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信息联通、发展联动”的区域党建协作机制,让党旗飘扬在省际交界地区。

      今年4月,石渠县倡议召开毗邻各县平安边界协作会议,共同商议边界区域共治共享等问题,采取“一村一建、多村联建、跨边联建、村户联结、抱团治村”等方式,组建边界区域联合党支部4个、远牧点临时党支部58个,推动建立边界区域共治共享长效机制。

      色达县组织所辖年龙乡、大章乡、泥朵镇,与毗邻的青海4个乡镇组建跨省边界联合党支部,探索建立班子成员轮值、议事决策等制度机制,积极推动交界区域统抓统管、齐抓共管。

      壤塘县与青海班玛县协商建立联合党工委,实行“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轮任期1年的轮值制度;壤塘县蒲西乡、宗科乡等乡镇先后与周边县邻近乡镇成立联合议事会,把区域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联合议事范畴,推进交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15项事务共同管理。

     

      聚治理合力护区域稳定 

      建立联合党组织,为跨边界基层治理提供了沟通协作平台,推动毗邻各方同向发力形成治理合力。

      阿坝县以交界地党组织结对共建为基石,联动推进基层治理,今年以来共同办实事解难事300余件,协调双边挖药放牧等纠纷60余起。

      每年虫草采挖季节,色达县泥朵镇与青海达日县下红科乡都要组建跨省联合巡山工作队,驻扎在边界地区采挖点,为牧民采挖虫草跟进开展管理服务。色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扎西邓珠介绍,切实加强与周边交界地区的沟通协作,紧扣管理虫草采挖、化解矛盾纠纷等重点任务,建立“联谊、联打、联防、联治、联控、联建”工作机制,有效保证交界地区长治久安。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省际交界地各方加强协作配合,构建跨省、跨县、跨乡村边界地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积极开展区域联动协查协防,加强人员排查管控,严密监控进口涉疫冷冻食品流通,堵塞输入性疫情漏洞。联合党组织推动开展疫苗跨省接种工作,相互开放交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方便农牧民异地就近接种疫苗。

     

      携手共富优化区域发展 

      阿坝州、甘孜州两地各级联合党组织依托协作平台,探索构建起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石渠县依托联合党组织,与毗邻的青海称多县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谋划邻近乡镇的产业协作、互补配套,在交界地区设立销售点,优化利润分成,实现合作共赢,去年实现纯利润60余万元。

      阿坝县与青海久治县、班玛县和甘肃玛曲县开展携手共建活动,围绕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共同制定3年发展规划,积极构建“1+3”区域发展联动机制,打造互促共赢的经济共同体,推动跨省4乡12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资产规模近1000万元。

      唐克镇白河社区,是若尔盖县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我们正在开展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党建示范带建设。各级党组织带头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引来更多游客,发展集体经济才有销路,群众增收才有出路。”白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慧玲介绍,去年在唐克镇召开的系列共建共治共享协作会议,给白河社区集体经济综合体带来30多万元收益。

     

      守望雪山草地共建生态保护区 

      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好雪域高原这一生态屏障,成为交界地区联合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阿坝州以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党建示范带建设为牵引,在川甘青交界地、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辐射带的20个乡镇56个村,共抓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有着“藏绵羊之乡”美誉的若尔盖县麦溪乡,曾经深受草场沙化侵蚀之苦,距麦溪乡40多公里的甘肃玛曲县尼玛乡等地也同样面临草场沙化退化困扰。“治沙英雄”扎琼巴让,用自己研究的“土办法”将1万亩黄沙变回了绿洲。他毫无保留地公开这个“土办法”,主动帮助交界地区的牧民群众抵抗黄沙蔓延。

      麦溪乡也积极回应配合,组织各村党支部主动对接交界村庄,签订交界地生态共建协议,联合组建8支草原管护员、生态管护员队伍,采取植灌种草、围栏封禁等治理模式,共同打牢交界地区生态本底,逐步实现从沙化退化到若诗若画的华丽转身。

      面对同样难题的阿坝县,充分发挥乡镇联合党工委作用,携手开展“大美草原守护”等专项行动,联动开展河道治理、湿地保护等工作,使沿交界线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实现全线全程、同步同频保护治理。如今,这些河流不仅是省与省、县与县的天然分界线,更成为一道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