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复” 党建引领复工复产
编者按
新春伊始,全国各地纷纷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开启全速奔跑模式,全力拼搏争取“开门红”。各地党组织和党员也积极行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提前谋划部署、细化措施、靠前服务,努力推动企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江苏仪征
不负春光复工忙
本报仪征讯 (通讯员 仪组轩)“感谢党委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我们已经积极复产。”近日,望着车间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江苏省仪征市延锋(仪征)座椅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
为保障辖区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仪征市8条重点产业链综合党委引导各领域党组织、广大党员靠前服务,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赋能增效,助力企业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以“开门红”实现“全年进”。
围绕重点产业链,市四套班子领导开展新春“帮企暖企”走访行动,12个行动党支部同步发力,详细了解企业运营、生产需求、党建工作等情况,听取企业节日前后有序生产、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技术工招工难、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提前介入、一一制定化解举措,有效解决困难问题78个。针对春节前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易发等特点,产业链党委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42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船舶制造、化工等企业,通过上门指导、安全检查等方式,拧好各市场经营主体安全生产“思想阀”,发现并完成整改安全隐患46处。
发布“一揽子”政策礼包,以园镇党(工)委,组织部、发改委等1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支撑,发挥智改数转、证照办理、安全生产等18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作用,聚焦政策、项目、资金等各项资源,重点梳排、发布资源清单6张,制定服务项目35个。保障一条龙服务,立足部门职能,从项目招引、审批服务、规划建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不打烊”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仪征产业体系,由市工信局“乐助企成”行动党支部牵头,发挥金融强链、科技强链、行政服务等20支先锋队作用,精准摸排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分产业链举办15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480家企业带来2303个岗位,涵盖大数据、新材料、高端制造等多个门类,为求职者点对点推送招聘信息,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跨区域开展劳务协作,从新疆招引50名务工人员来仪就业,联合甘肃、山西等劳务协作地区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员,助力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
云南个旧
不打烊的“家门口务工车间”
本报个旧讯 (通讯员 葛组轩)春节假期过后,为确保节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云南省个旧市坚持把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紧盯春节前后务工返乡人员转移就业的黄金期,支持和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切实以“党建红”引领“就业稳”。
全方位跟踪监测,强化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等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摸排节前返乡人员、节后外出务工人员等相关情况,进行实时动态更新、持续跟进,确保底数清、情况明,组织返岗专车为28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
全角度宣传发动,充分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劳动者之家”、街道“零工市场”等服务平台资源,采取村干部讲政策、驻村工作队队员和党员上门宣政策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为群众提供就业帮扶、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区域设立党员就业服务岗,春节期间提供15.2万个岗位信息,为广大求职者搭建与企业间的“就业连心桥”,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全链条优服务,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微信咨询等方式,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意愿调查,立足劳动力务工意愿、市场需求和创业发展等情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期。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带动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干事创业中,沙甸街道党(工)委围绕网络创业形势分析、直播运营和实施、直播推广实践等多个板块,开展为期7天的网络直播培训班,做到以学促创业、以学促发展。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村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