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理响中国 >
党建网 > 专题库 > 理响中国 >

【理响中国】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5-04-25 来源:党建网
编者按:为更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党建网约请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系列理论解读文章,以期提供有益的学习与参考。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冯颜利 刘佳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这一战略命题。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作为党的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党的领导落实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意蕴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也面临着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全新任务与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面对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文化传播方式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从国外形势来看,面对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提升中国话语权的重要保障,是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定海神针”。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凝聚着文化繁荣的内在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度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多变,多元思想文化激荡、多样价值取向活跃,文化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既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平台,也对主流文化的传播力构成新挑战。
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坚定信仰的生动体现,更是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良社会思潮侵蚀的有力屏障。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才能为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主体性;才能凝聚起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吸纳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以全党的文化自信带动全体人民文化自信的持续增强,实现全体人民文化理念的团结统一。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的党,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是推进新时代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党历经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经验。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建设才能不迷失前进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守好“魂脉”和“根脉”,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扩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高度,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提升中国话语权的重要保障。提升中国话语权就是要提高中国声音与中国故事的国际感染力与影响力,在全球化传播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进行本土化、定制化表达,提升传播的亲和力与有效性,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注重传播的标识性与独特性。因此,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才能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进一步提升中国话语权,为文明交往交流交融贡献更突出的力量,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更深厚的底蕴。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定海神针”。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推动着文化交流互鉴的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也更加复杂。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在经济科技领域的显著优势,在文化领域中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试图从文化领域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防范文化领域外部冲击、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从整体上为文化安全筑牢防护网,加强对文化领域的监管与领导,起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竞争优势的作用。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以马克思主义筑牢信仰之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足精神之钙,以与时俱进彰显创新之势,以工作落实夯实领导之责。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和全面部署,这一制度创新对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魂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百年风雨兼程的实践历程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的强大生命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同时越来越多的文化问题也通过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式暴露出来。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立场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成立和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更是行动指南,指引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上,锚定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繁荣。
在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首先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携手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形势严峻的意识形态工作、深刻变化的社会思想观念,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首先,守好理论创新的魂和根。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走好“两个结合”这个必由之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其次,创新是守好魂与根的保障。与时俱进是我国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社会环境、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
最后,推动文化创新,关键在人才。新时代是文化领域人才被殷切呼唤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杰出的文学家、理论家,但也要意识到他们并非都能顺其自然成为党的人才,都能自觉地将个人才华与智慧贡献于党的事业,服务于人民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有意识培育、有组织凝聚,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是流于形式的空喊口号,而是明确具体的实践要求。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压紧压实政治责任与领导责任。
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任务非常紧迫。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需要建设坚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与领导班子,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敢于斗争、善于创新,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筑牢思想信念防线。
(作者分别系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