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吴 文
《求是》杂志2025年第5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文章指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首要的就是“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遵循。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中就包括领导市场发展和政府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不断提升,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把握住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机构和市场主体往往能够通过更加高效的协作,把困难矛盾转变成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在宏观领域,我们党为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愿景,寻求到“最大的公约数”;在微观领域,我们党为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培育了一大批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人才,奠定了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组织基础。
推进法治建设是重要保障。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现代化转型的方向是法治政府。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推进法治建设是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实践纽带。依循客观实际,政府在通过法治建设打通市场堵点与卡点的同时,也彰显了自身的有为。市场的有效性依赖于经济活动各环节的顺畅进行,没有法治的保障,各环节的交易摩擦系数就会增大,一方面会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限制市场的发展规模。因此,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协力构建既体现全国统一标准又适应地方客观情况的政策规范。同时,政府各部门执行政策规范也要注重协调配合,给予市场主体明确与稳定的预期。当然,不同市场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政府开展工作应立足于整体的长远利益,以法治建设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导向。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对共产党人来说,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为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提供了价值导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市场和政府的活动都紧紧围绕服务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展开,才能促成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党员干部将自己视为“人民的勤务员”,克服官僚主义,抵制形式主义,在为人民谋利益中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要求市场从业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服务好生产和消费两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赢得人民群众的口碑。只有切实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构建起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从而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在实践中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以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网站编辑: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