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理论强党 >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理论强党 >
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发表时间:2025-04-2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08期
刘靖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针对一度出现的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党的建设到底怎么抓、抓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必须下大气力惩治。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短短600多字,看起来是“小事”,但实际上却字字千钧,每一项都直击人民群众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每一项都饱含着民心向背、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逻辑,体现的是一种自我革命的精神。“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底气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实践有力证明,中央八项规定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切实有效的。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以“小切口”撬动党的建设的大变局,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只是开端,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要看贯彻落实得怎么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言必行、行必果,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使人民群众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变化中真切感受到,我们党“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
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为全党树立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鲜明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要带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再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考察中一向轻车简从、住宿上简化安排、出访时严格执行外事规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察实情,与老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从自身做起,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有力地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彰显坚定意志与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各地各部门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推动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浓厚氛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459起……”3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连续第138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传递出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也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党中央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纠治“四风”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
抓常、抓细、抓长,推动党风政风整体转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关键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新时代以来,根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不断对中央八项规定进行再细化再部署,每年召开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都对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每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都要听取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汇报,每次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都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从清理“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到持续解决形式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一个毛病接着一个毛病纠治;从中秋国庆到元旦春节,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拓展……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推动党风政风发生整体转变,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投下信任票。
让中央八项规定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推动化风成俗。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员、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让歪风邪气无以遁形,让新风正气更加充盈。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有效贯通。深刻把握风腐同根同源、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特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政商勾连问题,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不断提升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治理效能。
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检验作风建设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不断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统一起来,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干事创业、服务群众。
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新时代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痛点难点,坚决查处基层干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要常思常悟、细照笃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我们党必将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08期,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