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擘画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时,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化、拓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谱写了现代化理论创新的新篇章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些重要论述,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样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问题。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中国这样一个曾经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国家,为什么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这是基于对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深刻把握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即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能够创造现代化奇迹的最根本原因。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迈出坚实步伐。这个问题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第一和头等重要的问题,是管总、管根本的,须臾不可忘记,必须时刻铭记。
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深刻回答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问题。特殊性寓于一般性之中,一般性包含了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这三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特色”,着重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的问题;“本质要求”,着重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干什么”的问题;“重大原则”,着重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干”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总书记强调,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创造性提出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回答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要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又要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把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又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把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把活力与秩序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又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把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又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总书记在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后,又提出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六个重大关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过河”的“桥和船”。
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问题。人类文明多姿多彩、发展道路多元多样,这是世界应有的样子。现代化不是单选题,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个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权威定义和表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什么样的世界意义?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一条既契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又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道路。正是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的深刻把握,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创造性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深刻回答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策略和手段问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巨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总书记还强调要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要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要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三个战略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最终达到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境界和高度。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软弱退让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软弱退让谋发展则发展衰。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的依据所在、原因所在、道理所在。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探索、接续奋斗,成功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破解了困扰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难题,为丰富和发展人类现代化提出了中国方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无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摆脱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苦苦求索,进行民族复兴的各种尝试,试图通过各种方案来实现现代化,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前进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点。从此,中国现代化事业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为现代化事业而奋斗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现代化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10余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划分标准,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13400美元,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这10余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2%,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有力推进了全球发展事业。这10余年,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奋斗者”号逐梦深蓝,大国重器不断“上新”,充分彰显我国科技硬核实力。这10余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征程上,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新征程上,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新征程上,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条战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引领各方面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自立自强,以昂扬的志气、骨气、底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越近,遇到的挑战考验就会越复杂,就越需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新征程上,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破解各领域“卡脖子”难题,厚植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增强前进动力、昂扬奋斗精神、坚定必胜信念,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砥砺前行。
网站编辑: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