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三中全会 >
党建网 > 专题库 > 三中全会 >

强化人才支撑 共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发表时间:2024-12-20 来源:中国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要持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大力培育各类乡村紧缺人才,以人才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面向数字农业新蓝海、文旅融合新模式、直播助农新阵地,要培养一大批敢于创新创造、善于创业带富的乡村产业振兴“智囊团”,聚焦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新能源等相融合的“农业+”新产业,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同频共振,重点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保障,重点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推动各类创新人才在乡村汇聚,带着农民闯、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有效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大力培育“技术型”人才,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当前乡村建设各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懂业务、懂实操的乡村振兴实干家。要用好农学交替、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新模式,既注重培养精通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安全、农业标准化、耕地保护建设的“内行人”,又注重培养熟悉涉农政策法规、城乡发展规划、农业金融保险、农耕文化习俗的“多面手”,全面提高乡村人才教育培训实效。同时,要不断完善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乡村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技术人才从地域实际和村民需求出发,不断提高乡村建设水平,加快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战略目标。
大力培育“管理型”人才,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重点培养一批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的乡村振兴“引路人”,全面推动村务管理者向管理型人才升级转变,培养政治素养高、基层经验多、执行能力强的管理型人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带头人,加大驻村第一书记和选调生选派力度,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凝聚各类管理型人才同向发力,进一步筑牢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形成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画出乡村振兴最大“同心圆”,构建起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焦各庄村党支部 特木钦)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