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党建网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经验交流 >

江苏如皋市聚力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25-02-19 来源:党建网

纪树华 孙海军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积极运用“四多四新”工作法持续培育壮大“理响皋地”理论宣讲特色品牌,向新而行、提质增效,聚力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多措并举织密宣讲队伍新网格

专兼结合,骨干网格全覆盖。全面聚合领导干部、党校教员、思政教师、专家学者、道德模范、“土专家”等各类专兼职人才优势。完善机制,“青蓝”携手强队伍。创新运用“青蓝结对”培训机制,通过老中青三代宣讲员结对指导培养模式,帮助年轻宣讲员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提能增干,以赛促训育人才。坚持每年开展“百姓名嘴”理论宣讲比赛,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育人才,在个人展示、借鉴交流、点评互动中持续提升宣讲队伍建设水平。

多元融合打造宣讲载体新矩阵

发挥优势,传统阵地扬正气。充分用好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村史馆,依托丰富馆藏打造实境课堂、红色讲堂,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宣讲现场,把史料史实转化为生动教材,用心用情讲好如皋故事。紧贴需求,一线阵地接地气。打造“学习讲堂”等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阵地,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宣讲“村村到”“百企行”等活动,持续提升基层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生命力。站稳前沿,网络阵地聚人气。融合市镇两级新媒体持续打造“指尖课堂”,大力开展“线上+线下 理论进万家”活动,把“网络流量”转化为“理论粉丝量”,培育壮大“理论+融媒”的宣讲“新矩阵”。

如皋市长江镇在长青社区组织开展“冬训红色直播间”线上宣讲活动。

多点成线开辟宣讲模式新路径

“派单+点单”,让党员群众听得懂。充分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精准区分受众,制定理论宣讲“菜单”,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理论“点餐”需求,变“以我为主”为“以群众为主”,做到既注重“说理”,又注重“陈情”。“文艺+宣讲”,让党员群众能领会。持续放大“偶来讲”特色品牌影响力,结合“小村村晚”进一步谱写“冬训+文艺”新篇章,把理论宣讲搬上乡村大舞台,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党员群众的心田。“先进+典型”,让党员群众可传承。组建由“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带队的基层理论宣讲小分队,运用身边人、身边事举例说理,让理论宣讲“带泥土”“接地气”,引领党员群众传承榜样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如皋市如城街道开展“冬训青年说”活动,着力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讲好讲活党的创新理论。

多维联动拓展宣讲品牌新内涵

孵化品牌子项目。培育衍生出“理响皋地·学习讲堂”等一系列品牌子项目,真正建成思想武装的大课堂、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凝心聚力的大阵地。注入品牌“青”力量。组织全市各层级优秀青年代表,定期开展“青音嘹亮”学习沙龙活动,用“青言青语”把“基本原理”讲通透,把“常识道理”讲出彩。放大品牌辐射面。充分发挥南通市委宣传部组建的高校马院联盟功能作用,通过结对共建,不断放大“理响皋地”品牌影响力和辐射面,聚力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作者单位: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赵明月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