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三十年光阴续写秦腔传奇
秦腔,是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地方剧种,有“梆子戏鼻祖”之誉。
在隆德县,杜安吉用30年的光阴,续写着这份秦腔的传奇。
11月18日,在隆德县文化馆一楼排练大厅,杜安吉与柳小娟正专心排练着秦腔《投军别窑》。
“啊,薛郎!你这身荣耀,莫非你做了官了?”“为丈夫降了红鬃烈马,圣上见喜,封为后军督府!”一折经典的戏剧,两人眉宇间的神态,将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生离死别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杜安吉已与搭档柳小娟合作10年有余。这些年,舞台上总会出现二人的身影。“《三娘教子》《白蛇传》《窦娥冤》《清风亭》,每当我们在舞台上表演这些经典曲目,都会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杜安吉回忆。
爷爷在农村唱社火,父亲是杜堡村秦剧团的一员。受到家庭影响,杜安吉17岁起开始学习秦腔。无论是校园文艺活动还是课外艺术实践,杜安吉始终活跃在舞台中央。他首次登台表演是在甘肃省秦安县,尽管仅是一名跑龙套的小演员,但并未削减他对秦腔的热爱。22岁,杜安吉加入了甘肃省静宁县第二秦剧团。
这些年来,杜安吉的技艺日益精进,他更自信了。2009年,外出打工的杜安吉得到了工地负责人的认可,允许他在完成大部分工作之余继续唱戏,并按全额工资支付报酬。这份支持与鼓励,让他坚定了对艺术的追求。
推动文化传承,青年学子是主力军,学校则是主阵地。
“秦腔在传承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要想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接触并喜爱秦腔,我们应该将秦腔知识纳入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艺术课程,增加学生对秦腔的认识与兴趣。”杜安吉建议,还可以尝试将传统秦腔与现代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群体,让更多人参与到秦腔的保护与传承中。
在隆德县文化馆工作的杜安吉致力于秦腔的培训和传承工作,无论是指导业余班秦腔爱好者,还是馆内小品排练、小戏演出,以及“戏曲进乡村”“送戏下乡”等活动,他都积极参与。据统计,隆德县每年开展180场文化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包括秦腔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师越)
网站编辑:朱琳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