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提升育人实效
张 巍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思想内涵,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见证了党百年奋斗历程;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能够增强群体凝聚力;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对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前沿阵地,要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夯实红色育人基础,构建红色文化协同育人新格局。
注重长期规划,完善顶层设计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当注重长期规划和常态化布局,从完善顶层设计,统一思想认识和教育理念出发,注重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价值。
完善顶层规划。从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任务出发,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委应端正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认知,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阵地,多部门协同配合,党政领导、思政教师、学生工作者、基层辅导员等共同参与。以多级多层多主体协同配合的红色文化育人队伍,推动课程建设、校园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平稳推进。
作出科学部署。组建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团队和研究团队。与革命场馆、文化场馆、社会科研机构、其他高校等建立协同联动、共建共享机制,共同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研发团队需要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分类、记录和保存。同时,建立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档案,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提供便利。
融入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
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夯实育人基础,激励当代青年学子积极追寻信仰。
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程相融。思政教师应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价值,引导学生自觉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哲学思想、革命精神、政治追求、道德修养等内涵融入思政理论课程中。借用《实践论》《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蕴含的哲理进行课程内容阐述,深化学生对哲学思想的认识;引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事求是”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同时,创新理论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型、合作型、研究型、案例型、角色体验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程的积极性;邀请名师、党政领导、英雄楷模等开展专题教学,增强思政理论课堂亲和力;采用网络直播教学、在线教育等,传递红色文化育人理念和知识,在互动中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相融。打造课程思政品牌,创新融合育人手段。将党史故事、红色历史文献、红色诗词、红色影视作品等融入专业课程中,打造一批“红色课程思政金课”,引导学生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组织学生参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翻译、红色经典戏剧排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重视知行合一,开展融合实践教学。加强校地协同和人才共育,与当地红色文化场馆、烈士纪念地、革命老区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实践研修、实践研学、实践宣讲、公益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文化修养。
重视长效育人,推动环境重塑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方面构建长效化育人机制,既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建设,也要注重校园环境的隐性育人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高等教育融合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重视队伍优化。提升思政教师文化育人能力。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强化思政教师对文化育人工作的思想认知;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相关的理论培训、实践研学、教学督导等活动,帮助思政教师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组织思政教师参与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党建活动,提升思政教师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红色文化研究相关教师进行集中备课搭建“大平台”,帮助专业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文化育人工作的策略和技巧;构建常态化理论培训机制、实践教学机制和文化育人工作的考评机制,引导专业教师重视文化育人。调动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辅导员要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心理教育、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中渗透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宣传教育短片和电视电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重视环境建设。打造红色主题教育长廊,重视校史馆、文化广场、展览馆等建设,增加红色标语、名人雕像、红色读物等。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公共空间,打造红色文化资料阅览室、“党建文化墙”等,集理论宣讲、文化交流、心理援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驿站”和“红色学生社区”等公共空间,以潜隐性、泛在化的形式落实文化育人工作,提升育人实效。 (作者为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网站编辑:朱琳瑄